信息可以碎片化,但是思维体系必须环环相扣,连贯一致
注意:此处说的是思维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的书籍太多(知乎上随处都可以找到),但是符合认知科学原理的思维体系构建方法相对较少。知识体系隶属于思维体系之下。
近期一直在思考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思维体系一定要简单普适,符合认知科学原理,并且能够简单易操作,如果太麻烦必然是记不住的,违背人性的东西必然不能够长久存在下来。
下面在介绍可操作性的思维体系之前,让我们先探究一下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的含义。
世界观
世界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世界观如同拼图一般,是内部环环相扣,连贯一致的信念体系。可分为“核心信念”与“外围信念”。
我知道,这个概念太过抽象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下面的这幅拼图吧!
我们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地球在宇宙的中心”与牛顿世界观“地球围绕太阳转”举例子。
如图是典型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他们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当时他们对于世界的观察是建立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周边基本物质的运动状态也就有了想应的解释:“地球上有4种基本的元素”、 “土元素位于中心位置”、 “水元素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火元素具有远离地球的趋势,故处于外围”.....等等一系列围绕“地球就是宇宙中心”这个信念建立起来的信念。
这里我们暂且不论,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是否与我们现代公认的“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信念相违背。
单看这整块信念拼图,其中“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就是属于“核心信念”,其它相应解释就是“外围信念”。
整块拼图是环环相扣,连贯一致的,用这块拼图可以逻辑自洽的解释这整个世界,而且在当时看来,没有一点矛盾的地方。
如果哪一天,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通过望远镜发现,月上的区域也是不完美的,那么这一块拼图就会被替换掉,但是不影响整块拼图只是局部替换,不会影响完整性。
但是,技术发展,现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那么很明显,整块拼图的核心拼图需要被替换掉,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其它拼图也会随之被替换。
简而言之:
核心信念(拼图中最靠近中间的那一片)改变,则整个信念体系都将推倒翻新重建;
外围信念替换后,整个信念体系不会做大幅度的变动。
也许你要问啦:这个关我毛线事,和吃饭睡觉打豆豆无关的事情,就不用浪费宝贵的时间啦!
但是恰恰相反,这个概念不仅仅重要,而且学好了还可以用于撩妹呢!想想看到一个心仪的妹子,假若世界观不同,你以为女孩子想的是“请客吃饭喝奶茶看电影”,其实人家心里无限憧憬着“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这么罗密欧朱丽叶式的浪漫情调。那么你能够成功把妹才怪呢!哼....
貌似扯远啦哈,让我们正经起来。。。
世界观是一个底层概念,对于个体而言,人人都有某种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观。
它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一切逻辑推演的基础,是底层标准,会对现象层产生价值判断的影响。
如此重要的世界观,那么如何建立才是比较科学普适有效的呢?请期待明天的更加精彩讲解吧~
深度剧透:明天将会继续讲解“心智”这个基础而又重要的概念
其实是我本人现在懒癌又犯啦,想要滚上床翻滚着睡觉~(羞涩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