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婚姻,是围城吗?

来源:二三娱乐

选择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因为李笑来老师。这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中的其中一本。(另外两本是George Orwell 的《Animal Farm》和Vincent Ruggiero 的《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李笑来老师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书中精彩绝伦的类比手法,为他本人写作带来莫大的启示。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是整本书的主旨。但说实话,该书已读过半,还依然领悟不了文中主旨,甚至还觉得前部分的内容有点晦涩枯燥,感觉无法坚持读下去。不过突然想起了李笑来老师自己的读书习惯——无论内容多么难懂,他都会坚持一字不差地把书读完。于是,昨晚我把余下的40%一口气读完。然后才发现,一切的情节安排,都事出有因。

书中方鸿渐先与鲍小姐暧昧,后在“绯闻女友”苏文纨家中见到苏的表妹唐晓芙,便对唐一见钟情。在苏的“悉心安排”下,方鸿渐与唐晓芙“成功地”在彼此的生命中擦肩而过。后来,方鸿渐逃不过孙柔嘉的魔掌,顺利和其订婚、结婚,在柴米油盐和日常琐碎的蹂躏下,两人都不由自主地想挣脱婚姻的牢笼。

无论是方鸿渐不可重来的爱情、前程未卜的婚姻,还是赵辛楣对教育事业从信心爆棚演变到失望至极,无一不在验证着那句话“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我最喜欢该书的地方,莫过于钱钟书先生对于两个人情感之间的描写。

方鸿渐与唐晓芙大吵一架后,唐机械地伸手道:“再会——” 有时候,“不再坐一会么?”可以撵走人,有时候“再会”可以挽留人;唐小姐挽不住方鸿渐,所以加一句“希望你远行一路平安。”简单的语言文字,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蕴含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可谓大相庭径,需要人深入思考后方可领悟。就像一个妈妈对小朋友说,“你再不写作业试试?”,其实是让孩子马上开始写作业;或者像男女之间在网上聊天,男的对女的说,“祝你幸福”,也许,这个男人是在希望女人回头,并坚定地和他一起走下去。

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后,方鸿渐想象两人在街上重遇的情景。“每出门,心里总偷偷希望,在路上,在车子里,在电影院门口,会意外碰见唐小姐。碰见了怎样呢?有时理想自己冷淡、骄傲,对她视若无睹,使她受不了。有时理想中的自己是微笑地镇静......有时理想自己跟一个比唐小姐更美的女人勾手同行......有时理想唐小姐时而骂自己残忍,流泪了不让自己看见......有时理想与唐小姐言归于好......”钱先生用这串类比,惟妙惟肖地描写出一个失恋男子想见但又害怕见到自己心仪女子的心理状态,极其丰富有趣。

相信但凡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会对这段描写产生不小的共鸣。和恋人分手后,有的人会选择与对方退而求之成为朋友,祝福彼此能找到比自己更适合对方的另一半;也有的人会选择和旧恋人形同陌路成为陌生人,未来的生活互不相干,各自精彩;当然也有的人会“剪不断,理还乱”,始终无法放下往日共同美好的回忆,继续牵着彼此的手陪伴对方走完一程又一程。依我看,依然相爱的,继续在一起罢!无法回到以前的,也不必成为朋友,如真有相见的那一天,大家相视而微微一笑,足矣!

在阅读过程中,当我读到方鸿渐当众说孙柔嘉是她女朋友,并且会和她订婚时,我就十分不解,难道一个人为了不让对方难堪,可以伟大到拱手送出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等我读完这段话,心中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方鸿渐觉得——“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可能就为了唐晓芙,情感都消耗完了,不会再摆布自己。那种情感,追想起来也可怕,把人扰乱得做事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思,一刻都不饶人,简直就是神经病,真要不得!不过,生这种病有它的快乐,有时宁可再生一次病。”

我细细回味这段话,并结合方鸿渐在书中的人物性格时,就断定了他是懦弱的,因为他渴望拥有爱情但少了追求的勇气和等待爱情的耐性;并且,他是易于妥协的,把彼此不讨厌作为结婚的资本,刚好也给了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迎娶孙柔嘉。今天一位朋友刚好和我分享了一句话,“If you refuse to accept anything but the best, you very often get it.” 大致意思是说,如果你拒绝除了最好的以外的任何东西(只接受最好的东西),大多数你都会得到它(指最好的东西)。婚姻也是一样,只接受最好的,到最后你才很可能会得到最好的。

英国的一句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其实意思也是“围城”的含义,在文中不仅指方鸿渐的婚姻,赵辛楣的事业,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对自己当下处境的不满。即使最后方鸿渐和唐晓芙如愿结婚,赵辛楣和苏文纨也顺利在一起,日而久之,他们始终会在结婚后发现娶的总不是意中人。

那是不是就不用结婚了呢?其实,在选择时只接受最好的,找到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吸引、尊重和鼓励的人,并在选择后大家一起努力把彼此都变成最好的,就好了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