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华龙网记者陈波一篇名为《走向没落的千年“鬼城”》,分析鬼城没落有三个原因:
一是开发者不尊重历史,杜撰故事,杀鸡取卵,谋求快速变现;二是地方政府不计代价打造鬼城文化,引发舆论反弹;三是剥离儒道佛传统,主打鬼文化噱头,导致鬼城走向庸俗媚俗化。
重庆平都山人在《盲目改造:千年鬼城将不复存在》一文指出,鬼城没落跟大拆大建有关:“景区必须有特色可看,有老物可看。古建筑只能加固整修,切不可拆毁重建,否则是丰都的罪人,重庆的罪人,世界的罪人。”
两场“文革”也是古城没落的原因。七年前重庆市内所有涉及“鬼城”的广告牌都禁止张贴,鬼城一着急,差点就奔“休闲度假小城”定位去了。
丰都鬼城能否勃起实现二次旅游高潮?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补课,首先补定位上的课。
第一步:拨乱反正,明确定位。坚决打造鬼城文化,地方政府向老百姓和高层灌输:鬼城旅游是丰都唯一救命稻草,丰都没了鬼城,真就成了鬼城。
丰都鬼城定位,推荐定位婚姻终结天堂。任何想离婚的想分手的,都可到鬼城诀别。
第二步:自主创新,开发新品。鬼城有许多事做,首先就是重塑孟婆汤IP。尽快将刘德华的忘情水拿过来,与孟婆汤共进退。还要开发新品:丢魂汁(孩子喝),组成“忘情忘爱三件套”。夫妻喝完汤水,女走独木桥,男走阳关道。
第三步:营销策划,吸引关注。孟婆汤拓展,在全国征集孟婆汤配方,学可口可乐营销一把,之后迅速跟进打造孟婆汤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孟婆汤畜牧基地,把农业带起来。
鬼城还有个定位,打造救赎文化。
中国教堂少,人们大多信佛教,忏悔的地方不多,干坏事的群众(没有官员,官员不干坏事)担心死后受罪,丰都鬼城可做一条龙体验式服务,体验十八层地狱1:10痛感,体验费180元,丰都鬼城每收180元,为贫困孩子捐出18元助学资金,实现三赢。
当然,十八层地狱的守护者也能轻松拉到赞助,少林寺十八铜人可担重任。
第四步:重建IP围墙。丰都鬼城是个超级古老大IP,权重爆表,但是近年严重滞后脱节。
我们看外面的世界。现在《鬼吹灯》《盗墓笔记》《灵魂摆渡》都在短时间成了超级IP,由网络到纸质再到网络剧、最后电影、游戏甚至更多衍生品,玩得河翻水翻,好似成了中国鬼神文化的主流,我们千年鬼城却黯然销魂,邂逅不如意。
两相比较,鬼城缺少新生代支持,缺少与年轻群体对接的时尚元素,缺少被分享和关注。这不难理解,鬼城主打传统文化,动辄儒道佛巫鬼,随便押出来都是千年老妖,怎么时尚,怎么新瓶装旧酒?
鬼城不缺钱不缺政策支持,缺的是一连串事件营销,话题营销。
为何一定要针对年轻群体?年轻人才会第一时间做分享,鬼城必须通过年轻群体实现第一轮分享,产生涟漪。与关联行业实现抱团宣传,比如网红。网红脸很鬼很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通过网红做事件营销,提升吸睛能力。
例一:启动鬼城cosplay狂欢节。
在二零一七年农历六月初七,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向全国招募“鬼友”和网红,报名需通过鬼城官网上传个人“鬼照”,抽取幸运儿游览道佛圣地、拜访欧美吸血鬼故乡。东西方鬼神文化结合产生爆炸效果。
除外,跑酷、VR、平衡车、街舞等流行元素都可吸纳。
同时,为甩开多年的庸俗化,鬼城做高峰论坛,邀请名流,比如百家讲坛老师来做鬼神文化分享;结合鬼神文化做文艺汇演:邀川剧、越剧、京剧名家客串,跟鬼城的切合度更高,都是面具化的,充满仪式感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让更多主流文化关联进来,让鬼神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被更多人分享和关注。
让年轻人觉得丰都鬼城是一个值得反复玩味、总有惊喜出现的一座城,一座从骨子里散发出年轻态的城市,一座愿意分享快乐的城市。
赠送广告语:在面具化的城市,脱下面具。
例二:用户体验
经过第一轮吸粉,鬼城有了粉丝,可做平台互动。
这个不多谈。粉丝通过平台分享怪力神乱,平台提供“鬼灵精怪小道消息”;借助平台开发衍生品,打上鬼城印记的服装和美食,如鬼使神差情侣衬衫、鬼妈妈套装;好兄弟就应该一起吃牛头马面,怕上火,就吃“鬼才冒火小汤锅”等等。
梳理传统,古为今用。
例三:网剧
鬼城近年拍了不少宣传片,但影响力不够。网络剧成本不高,关注度高,如能深挖鬼城文化,与搜狐合拍《鬼城传说》,必让鬼城散发鬼性光芒。网剧火爆后可邀明星代言,进军页游和手游。之后与王思聪谈合作,出《鬼城传说》系列电影。
如此一来,魔兽、魔戒这些大IP在《鬼城传说》面前就剩个P!
鬼神传说立足脚跟后,要迅速拿下《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封神榜》等跟鬼城一脉相承的古现小说改编权。同时,搜罗一帮鬼手鬼脚七,为鬼城做加法,通过所有互联网接口传达鬼城理念。
最终,丰都鬼城有望跻身大平台包租婆,成为超级无敌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