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我要说一本书,也是一首歌。第一次看到奶茶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这本书,是在去年十月的上海书展。
其实,之前我已经听同名歌曲听了好久,且歌词所表达是我所认为的爱情最理想状态:即可以两人和谐共处,也可以一人享受孤独,给爱人幸福,也给彼此最大的自由。
大概,这是个境界,对于我这个年纪,大多数情人恐怕觉得朝夕相伴、腻腻歪歪的相处方式更有安全感,也贪心的想要了解对方的所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浓情缱绻中养成依赖,似一只忘乎所以的猫,连上树的本领都不曾保留。
这是青春独有的甜。
苦则是,我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过一种姑娘声泪俱下地控诉另一半,说自己对他毫无保留,却招致厌弃辜负,梨花带雨。
没有自我的姑娘如何可爱?生而为人,而后爱人。
我也见过另一种姑娘,太过独立好强,强大的分歧与压迫感之下,感情生活也并不幸福。因为她自我到自私的境地,缺乏对对方的关切与尊重,才让幸福分崩离析。
爱的力度你要适当拿捏,在自爱与爱人间找平衡点。
我花一个小时看完陈升与刘若英的访谈,从一开始对侯佩岑主持的嗲气无感到后来眼眶潮湿,情绪跟刘若英走一趟,如是我闻,仰慕比爱恋还苦。
只是,这个文艺女子,她从前唱“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样孤单”是怯懦落寞的,天空越蔚蓝,越怕抬头看。如今,她唱“我敢在你怀里享受我孤独”是果敢安详,让人觉得这个女人温暖仁慈且自由宽厚。
我爱我自己,之后我们才被彼此深爱。2.
好友Z小姐与相恋十年的男友分手了。
她告诉我:“我心灰意冷不是因为跟了他十年,而是我放弃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由此我开始憎恶自己。”
她向我倾诉了分手危机。原委大概是她对异地十年的男友生出不可包容的怨怼,细问下来,竟都是生活琐事,比如对方太痴迷于球赛,情绪跟着赛况跌宕起伏,比如他整日离不开手机,一时一刻也都要做低头族……我不由愣怔了一刻,毕竟这些都不是致命的大事,相爱十年,何至分手?
Z小姐匆忙给出结论:是细节打败爱情。
虽然与Z小姐的另一半素未谋面,但在我的印象里,他们是天造地设的。长跑十年,不离不弃,彼此的生活习惯也已经大体磨合,且二人都是博士学历,在价值观上更无隔阂,虽为长期异地,二人倒是甘之如饴。可Z小姐坦言,即便不是异地,即便朝夕相处,二人的感情状况也不会更好了。
且称她的爱人为N先生吧。
N先生远在南京,而Z小姐在北方小城某大学任教已三年。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去他的城市工作?她答,当时想过留在南京,一时未曾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去了现在的城市。其实自己一开始心仪的工作是要去出版社做编辑,而他说编辑太累,还是做大学老师吧,比较轻松,甚至,他动过不让她出去工作的念头。
于是,她来到他乡,她坦言自己并不喜欢大学教师这份职业,即便这份职业她一做就做了三年。
她也告诉我,写作是她一辈子搁不下的事,当时,她正在跟商务印书馆接洽出版了一套国学教材。
可是,因为这个男人,她不止一次放弃了理想,甚至,读博期间她曾因为他一句话放弃了出国机会,而这次辞职,意料之中的,也是因为他。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他们感情的最大症结。
3、
Z小姐说为了他,除了父母,能够放弃一切,而他如今待她还不如一个不相干的普通人。
怨气不言而喻。
“我为他怎样怎样,付出了那么多,他却这样待我……”,这大概是濒临分手的女人惯用的句式。
其实,付出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对方有回报,也许拿捏好平衡,相亲相爱过一生。彼此关爱又包容,这是正常的爱情。
而失衡的爱情通常有两种情景:
1、你对对方无限纵容迁就,对所有委屈打破牙齿和血吞,或能将这份感情勉强维持下去。
2、你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断然一去不回头。
可是Z小姐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对于第一种,她十分迁就对方,然而当他变本加厉,她越发感到忍无可忍,所以称不上无限纵容。对于第二种,她眷恋这十年感情,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放开。
Z小姐一向是个独立的姑娘,大学期间一度穷游走遍大半个中国,她还是个品茶斗酒的高手。在考研前三个月才开始复习并顺利通过,大学任教期间跟几个朋友创建了国学网站,到处奔走调研,总之,从往日的形容里,她身上没有丝毫失了主见的样子。
然而,在爱情里,一个奋不顾身就足以毁掉一切了。
看过一句话,自爱,沉稳,而后爱人,最不该是让对方成为你的主宰。
在这段感情里,Z小姐的确是付出较多的那一个。她总是一个人坐七小时火车赶去看他,动辄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放弃了心仪的工作与出国机会,甚至,在拿到博士毕业证当天下午,她一个人去医院打掉了腹中不期而至的孩子。
一言蔽之,这段感情里,她没有自我,不需关怀。她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为她选择的每一个判断,不问甘苦,不问初心。当她意识到事态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她再不愿处处受制于他,却悲哀的发现,原来她已受制于他这样久。
终是可怕的习惯了。
归宿不是护身符,携手一样会迷途。4、
年少时我们总是不问因果,不问缘由,不计代价的去爱,一颗心烧得滚烫,灼伤自己也在所不惜。当两人有了分歧,便放下姿态与自我,拿你的身心去适应他,本以为是伟大的追随,却最终发现只是一场无止境的妥协罢了。
在爱情里,相对牺牲无可避免,但为了家庭而放弃些许利益与因对方自私而牺牲自我是迥异的两个概念。比如人母李小璐,在诞下小甜馨后放弃了大半个演艺事业,贾乃亮在外提起,也说抚养女儿是她最重要的事业,疼爱赞叹溢于言表。这一刻,李小璐选择先做母亲,再是演员,对演艺事业的搁置不会让人对她失望,反而由衷敬服。
这与种种以爱情为由头放弃自我的人们迥然不同,后者可敬,而前者可悲。
其实有时候,我倒是佩服《致青春》里的陈孝正,不错,他自私得抛下郑微功成名就去了,真是郎心如铁。可是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他说,微微,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首先是要爱自己。
Z小姐跟陈先生是两个极端,一个太爱自己,一个,则太不爱。十年之前,一叶障目,十年之后,我愿你找回丢失的自己。
大概,我又要拿《亮剑》里的桥段来举例了。
泥腿子李云龙与小资妻子田雨矛盾重重,以至于李云龙婚后精神出轨,而对象是田雨的大学同学,一个优雅聪明的知识女性张白鹿。当一切被拿到台面上,两个女人分别坐在李云龙对面的左右沙发,作了最后表白,等候李云龙的选择。
张白鹿说,我不介意你骂脏话,不介意你抠脚,为了培养与你的共同话题,我甚至去读了战争的有关书籍。我可以没有自我,可以事事以你为重。
田雨的说辞则是,老李,我不会像白鹿那样迁就你,我认为作为一个将军,就要有将军的修养与风范,你生在狼烟四起的年代,没有文化不是你的错,但现在你是一军之长,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形象,所以有些不好的习惯你必须改正。同时,我也做不到没有自我,我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可能骂你两句、咬你一口,我就不能发泄一下么?谁让你是我的丈夫呢?这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
结果么,都梁的书迷或者剧版的观众都知晓,田雨挽回婚姻,张白鹿知难而退。
有人说,爱情是刚性的,而婚姻是柔性的。而我认为,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需要两个人彼此包容磨合,但同样的,这两段关系也都需要以自我为大前提。再不要提类似为了对方而牺牲的言语,没有人将刀架在你脖子上。
生命丰盛,爱情并不是永恒必需品,自我却是。在独身的时光里,你坚守自我,独立争气,孤单也不委屈。在相爱的岁月里,你失去自我,温存也有怨怼。最好的状态该是,与对的人相爱,我们分别主宰自己,同时,我们主宰彼此的爱。
我并不试图张扬女权主义,但是,我仍想对未知的爱人说一句,就让我做你近旁的木棉吧,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让我们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5、
看了一期《爱情保卫战》,一个南非友人与一个华人姑娘分道扬镳的桥段。姑娘全程无笑脸,幽怨一眼望穿,她埋怨男友痴迷足球,把她晾在一边,她的应对策略是笨拙的改掉家里的wifi密码。她说,她不能理解他对足球的痴狂。诸如此类,劳燕分飞。
文化差异自然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重要原因,她在自己精神家园贫瘠的同时,也阻碍了爱人精神生活的丰盛,她害怕孤独,最终失掉拥抱。幸福绝不是两个人对视,而是两双眼睛望向同一个方向,一场温和成熟的爱情应该是,你不必陪他看雾里看花般的球赛,却真心同他一起雀跃鼓掌。他不像你沉迷于书中的风花雪月,却精心呵护着一个小女子浪漫不实际的梦,你们可以深情相拥,然后将各自的精彩娓娓道来。
刘若英在《一个人的KTV》里说,仿佛一个人妻跟丈夫一同下楼却各自去了不同方向,去两家不同电影院看各自喜欢的电影,在旁人眼中他们的夫妻关系一定不和睦,但事实绝非如此,她只是敢于在他怀里孤独。独处是生长在大树上的叶子, 愿你在枝繁叶茂的同时,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很久之前写的几行诗,冒昧贴出来,是与文章有不谋而合的感触。
为自己盛开
自顾自美丽/未尝不是姽婳的姿态,
谁说爱便要低入尘埃?
一株风信子/她在清澈的水中亭亭净植
隔着窗/她也静默着看凡世春华秋实
神女峰在悬崖展览千年/紫藤萝依然在花架上攀援
待黄莺歇了歌唱/风雨凋了花瓣
绿肥红瘦不过寻常如斯/只是赏花人未至
独立遗世/唯有这一株风信子/
她知/卑微的尘埃开不出花来/她本不是张爱玲笔下的女子
她为自己盛开/高贵的/才珍贵
不是向日葵/因此从不抬头仰望/阳光却总如期而至
愿你是爱情里那个享受孤独的聪慧女子,到了一定年纪,你终会懂得,孤独和你,都是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