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冉依雪 文/冉依雪)
窗子以外的世界
——读林徽因《窗子以外》有感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永远在你的窗子以外罢了。
——林徽因
窗外的雨稀里糊涂,从昨夜到今天下午,不知多久才能过去。自今年入夏以来,这是最大最长的一场雨。
早已记不清楚多久不曾好好品读过一篇文,最近一个月身心与灵魂一直奔波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以至于把读书抛在了九重天之上。恰好今日的大雨适合读书,便拾起了一旁被遗弃的书籍。
记忆中好像看过这篇《窗子以外》。可细一想来,却记不得里面的只言片语,于是便重读而来。
先说一下林徽因吧:林徽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还记得初识林徽因是源于《你是人间四月天》,而今细读《窗子以外》却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情感。
正如林徽因开篇而言“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是呀,以前还不曾怎么觉得,只是感觉似乎总被什么束缚着,而今却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纵观现在,最大的窗子便是手机上拿五六寸的小窗。在网上曾看见过这样一个调侃的句子:百年前的吸大烟和现在的手机又有什么区别呢?上世界的人,总喜欢生活在大烟制造的虚拟世界中,而如今的人,又何尝不是生活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
无论男女老少似乎都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晨起不再出去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而是一醒或侧身或正躺把玩着手机;一家人坐在一起,似乎也没有那么多话可说,一个一个手机一个世界;就连走路也不忘拿着手机,遗忘着身边的美景,沉浸于窗子以外。类似这种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如果真要说恐怕得花上个几天几夜吧。
林徽因在《窗子以外》还这样说道“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淳朴的人情风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旅行似乎也进了窗子,而我们总是隔着窗子旅行。
旅行免不了坐车,无论是汽车、火车、高铁甚至飞机,这是旅行第一扇窗子。车外的风景转瞬而逝,而车内的游人却在隔着手机看风景,这是第二扇窗子。到了目的地,有的人觉得疲惫,便早早开始睡觉,准备第二天再去,结果等到第二天之后还有第二天,这是第三扇窗子。而有的人选择出发,可他们却喜欢隔着镜头看风景,纵然镜头里的世界很美,可是你却花费了太多时间,这是第四扇窗子。就旅行而言,四扇窗子当然是不止的,第五扇、第六扇甚至更多更多。
林徽因在《窗子以外》的结尾中也说道“窗子以外的事,你看了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的。”想真正弄明白,只有亲自走到实践中方才可以。如果有一天,我们将不再隔着手机看世界,不再隔着门缝看人,不再把美景装满镜头,生活一定是更美好的。
2017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