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楼:一个伪装者的自我修养

来源:二三娱乐

最近热播的谍战剧《伪装者》吸引了诸多人的眼球,侯鸿亮导演和他的团队也被屡屡提及,与之前的《战长沙》类似,除了漂亮的镜头,严谨的剧本外,剧中的亲人感情也细腻真挚,令人动容。明家四姐弟,出身优渥,在太平盛世本可安享荣华,却生逢国将不国的乱世,四人在家中温情脉脉,出了家却各有身份,各有选择。这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靳东饰演的大哥明楼。

作为一个三料伪装者,他辗转于国共日三方,在激荡的局势下纵横捭阖,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可谓是一个颇有“自我修养”的伪装者。

原本可以做个经济学者,他却偏偏来到上海做汪精卫政府的官员,只是在这之下,他还有着国共两层身份,一边获取情报,一边指挥属下(明楼的弟弟明台),同时又要极力伪装自己,迷惑他人,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在日本情报课南田课长面前,他进退有度,不卑不亢,又颇具“野心”,并与明诚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反反间计”。尤记他初任官职时接受了南田的红酒,并说,我来,就是来分一杯羹的。

在汪梁二处长面前,他是个软硬兼施,令人摸不透的领导。对梁仲春,他任明诚旁敲侧击,假意同盟(不由说一句,梁处长是个很萌的角色,谁看谁知道)。但对于曾经的恋人汪曼春,身为观众的我多多少少都是有点遗憾的——汪曼春的第一次出场就表明了她是一个雷厉风行,手段狠辣的人,但当她迎接回上海的明楼时,镜头里的她娇俏而明媚,像一个迎接恋人归来的姑娘,她扑到明楼怀中时,笑容那么灿烂。我总是想,如果没有战事,汪曼春没有做处长,她与明楼会是对多好的恋人。只是,形势如此,明楼使着一招又一招,伪装成一个嗜好权力的人,对汪曼春又是警告,又是安抚,或有同情或有遗憾,却偏偏没有真切的感情(他大概也是不允许自己有如此感情的,何况汪已经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物)。等到这部剧播到后半部分,汪曼春知晓明楼的身份后,不知又会是什么样子。

说回明楼。同样身为国民党,明楼与王天风虽无对手戏,却可谓是处处相对。王天风选择明台做学生,恐怕也存了一份别样心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家都在抗日,你明楼的弟弟怎就特殊化,怎就能无事当下,置身事外呢?明楼虽咬牙切齿,对这事却也毫无办法,只能接受明台成为自己下级的事实,后来他自己也说过,我明家的子弟,难道就该置身事外么——这战争,这战争阴影下令人无法琢磨的命运,终要将明楼在乎的人都席卷裹挟进来。

说到明楼所在乎的人,自然是明家的几个姐弟。这份浓稠亲情也使得整部《伪装者》有了温馨的暖意。大姐明镜暗中资助共党,明楼看破不戳破,有意帮扶,在小祠堂的那场戏中,姐弟二人互相探问,最终都得到了模模糊糊的回答,却又有种清晰的默契——对方所做的事或许与自己一样,都是在隐忍中救国。当明镜提出要求,明楼不由笑说“大姐求人还这样”的时候,气氛已然缓和下来,我们也知道,明楼虽然挨了巴掌和鞭子,亲人间的情感却没有淡化分毫。多年来跟在自己身边的阿诚,拥有他毫无保留的信任——阿诚在别人口中说成是管家,是秘书,是仆人。但每当外人对楼诚挑拨离间时,阿诚转瞬就会将这些告诉明楼。对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阿诚接到梁仲春的电话后,楼诚对视而笑,然后阿诚开始了对梁仲春的“割肉”。明楼对阿诚,起初我以为多半是下属,少半是弟弟,可后来二人在明公馆的种种情形让人觉得,哦,他们到底还是亲密的兄弟,彼此间能够开玩笑,互相揶揄。只是明楼将工作与家庭分得很清楚,到了外面,他对阿诚更像是是要求严格的上级。

对于幼弟明台,观众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整家人都是大写的弟控,何况明楼还是“明家生物链”最底端的人,他那句“在明家,我还是说了算的”也屡屡被网友调侃。对弟弟,明楼自然是包容的,但这包容又似一种有意无意的指引。明楼曾说,明台是个不愿被控制的人,所以他身为明台的上级,并不总是强加任务,而是用睁只眼闭只眼的方式让明台“得到”许多消息,进而更好地完成任务。所谓长兄如父,对楼台二人而言大抵如此。

最后想说说明楼的扮演者靳东。我不大懂得分析演员的演技,但我知道当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遇到好剧本时,他会进入另一种情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生动的人物,让人为之而喜,为之而悲,这也是我作为观众的快乐。靳东饰演的明楼即是如此。在《伪装者》中,他扮演明楼,而明楼又在扮演(或者说伪装)多个身份的人物,靳东让人觉得他在镜头前就是明楼,那个颇有苦楚却从不言明,总是筹谋着下一步的明楼,那个默默守护着明家,总被家人揶揄又一笑而过的明楼,那个让观众动容的明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