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畸形家庭

来源:二三娱乐
谈谈畸形家庭 来自微博

     前提介绍下,我是一个女生,97年,我的父母四舍五入约等于70年出生,和父母相差将近30岁。前提介绍完毕。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随着自我意识的苏醒,越来越可以清醒地发现、认识到我和父母之间的问题。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父母——甘愿为儿女付出一切,但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爸爸就开始为我能否上一个好初中而担忧。为此,他奔走四处求人,寻遍了能扯得上关系的人,包括所谓的老乡、几十年没有联系过的同学。

       只不过那时候我年龄小,只觉得又可以认识新朋友,并且为可以去贵族小学感到兴奋。六年级,我成功地转入贵族小学,过得并不怎么开心,学习也不认真,妈妈老是告诫我:“爸爸为了让你转入这个小学,白借了别人几万,别人肯定不会还。”听到这个话内心满满的愧疚感涌了上来。

         托重点小学的福,我进了一所还不错的初中,虽然比不了重点初中。但是爸爸已经进入状态——要给子女提供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的条件,在第二年找关系、送钱让我进了重点初中。同样的,我在那里过得也不怎么样。

         就这样我爸爸前前后后为我转过三次学,好在那时年纪小,不懂钱的价值也不懂人情是多么淡薄;换现在的我,估计得狠狠地给自己两个大嘴巴: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考进了一个二本。也没脸面对七大姑八大姨。

           现在回过头想想,当时不够自信的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吃了力,可是真正领情的人却没有。我害怕、讨厌学习,父母气到无可奈何,面对惨淡的分数质问我:你流的血是热的吗?

         陪读、补习班、转学等等,爸爸在教育上花了大气力,收效甚微;父母养育我就像买了一只赔钱的股票。这也使得我和父母永远分不开了,我欠父母的太多,等我现在稍稍明白道理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偿还、孝敬父母。所以我下决心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明白:孩子一出生,和你就是两个个体了,为他做得一切都不要自作多情,适可而止,不然双方都特别累。就像龙应台《目送》文中所说的一样。

           除此之外,父母很少要求我干活,连倒垃圾这种举手之劳也很少要求我干。久而久之,我对家的主人翁意识就不是特别强了,果皮、食品包装纸都是随手丢,或者放在桌上、就这样放着。

         当然这不是我从自己身上发现的,而是从表弟身上发现,内自省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又下决心,一定要培养未来孩子的团体意识、家庭观念,在家里边不能什么事只当看客。

            以上就是我一直想说、想写的,也许再过几个月又有新的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