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真的不想给大家带来负能量,但是我想来分享一下我这个反面教材。
我对高考完那天记忆犹新,有解脱,有放肆,但心情并不轻松,我发挥得并不好,甚至可以算是严重失常。
高考几乎是前18年唯一的寄托,而我从小认真学习,本来一手好牌居然在最后关头打得稀巴烂。
不知道大家能否想象高考失利的心情。最煎熬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学霸,也不是逍遥自在的学渣,而是像我这样一直在挣扎的中等生。
而我输了,我没法对过去十八年有个好的交代。
我依然能读一个像样的大学,仅仅是像样罢了,与理想相差甚远。
填志愿是个很繁琐的过程,我可以填5所大学,每所大学可以填6个专业。但那时的我太压抑,没心情考虑这些,所以填志愿的重任都是交给我父母。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志愿是父母填的。
此时突然很想谈谈梦想这个东西,我小时候想当一名画家,到高中了也依然想当,可惜国内对于艺考生的偏见太大。我拧不过世俗的偏见,也没有底气和父母一直唱反调。
我非常讨厌当时没有任性的我,如今我必须要承受所有后果。
父辈替我选择了数学专业,数学啊,多么万能的专业。我高考失利的科目成了我的专业,有点讽刺。
数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只是不适合我。一开始拿到大一课表,我是崩溃的,全是数学啊,黑压压的数学。学习从此变成了一项酷刑。
转专业是我唯一的信念,我强迫自己学习数学,强迫自己面对高考失利的科目,一遍又一遍咀嚼着当时的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成绩很稳,可以转专业。
然而我又天真了一把,转专业后必须自学补上大一的课程。我被这一项给吓住了,毕竟大一为了学数学也费尽了心思,又觉得数学勉强可以忍耐,犹豫不决间,我直接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
我就是那种抓不住机会的人,错过一次必然错过第二次,等我醒悟的时候早就晚了。
一晃眼就来到了大二,算是全面进入迷茫期。我越发反感自己的专业,也拼命想为自己的未来谋个出路,然而我发现周围有很大一部分人皆是如此。
我遇到想学历史,但是读了物理的妹子,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已经挂了很多科。
我遇到想学英语,但是和我一样选择了数学的人,她用尽了课余时间来练习英语,珍惜着每次英语课的时间。
“如果当时选了英语该多好啊。”她常常感叹道。
专业这东西,真是随意不得。要么图个爱好,我相信这世上有东西值得我们义无反顾去追求。实在没有什么爱好,图个实用也行,学计算机或者金融,就业总会好一些吧。
千万不要跟自己过不去,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种折磨会伴随大学四年。
我们学院的比赛活动往往都关于数学,我顶多去打打下手,跑跑后勤,全然不能享受其中。
我拼了命想爬出这泥潭,大家都在学数学,独我一人做别的事情。所以我时常感到孤独。
带着很深的悔意,我还在往外爬,大学都要读完了,我才鼓起勇气去学想学的专业,如今我只想乞求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并且忠告各位,选专业不是玩笑。
依稀记得,当时我爸爸半开玩笑地说:“我给你选了数学专业,不要累哭了哦。”我漫不经心地笑着“嗯”了一声。
那么重要的选择,我就那么一笑而过,到现在再也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