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聚焦电影观后感十篇

来源:二三娱乐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1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要说自己一无是处。

记得大一刚进校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写了份“职业生涯规划”,之后便草草了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以为美好就是当下。然而失落、郁闷、颓废却频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学习心理学,向我推荐电影《心灵捕手》,望我受益。前后看了有两遍。“What do you want ?”这句话经心理医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的威尔内心,也同时问住了我。蓝博教授说威尔在糟蹋自己的天赋,而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天赋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么?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比如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爱的女子一起生活在乡下,拥有辆摩托车,承包几亩地种庄稼。但是现实却是两年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可悲的是连确切的就业岗位都不知道是什么。或许就像影片中心理医生尚恩所说的,“It’s not your fault ”。

威尔是个孤儿,但是他有一群亲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个桥段给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对威尔发自肺腑的`一段话:“我每天都开车来接你,然后我们一起上工,一起嬉闹。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乐时候是什么嘛?是我敲你大门的前十秒钟,因为我会告诉自己,也许你已经不在了,就这么走了。”在查克的眼里,威尔就像是一个手持百万奖券却没有胆量去兑现的人。查克说当他五十岁时可能还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尔不能这样,否则就是让他难堪。

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加伟大,就像威尔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种兄弟之情。在大学,交到几个知心朋友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谓物以类聚,社会也一样。人处在一个大社会中,却只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面,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尔走的那天。那一刻,威尔家的门始终没有人开,查克欣慰的笑了,因为他知道威尔正向着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确,威尔开着朋友组装的“汽车”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爱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他在体制外该如何发挥他的天赋。我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甚至敢不敢按着我的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想法来构建。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2

这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同学要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张慧科正因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忙下他最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同学的家境又那么贫寒。但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此刻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因此我们就应更加发奋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同学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同学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刻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3

我着实被《泰坦尼克号》中感人至深的台词和杰克与罗丝之间经典的对白震撼到了。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媒介,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能通过其台词使观众记忆深刻。

“You jump,I jump”

这是《泰坦尼克号》中最被人广泛熟知的一句台词,在整部电影中反复出现。“你跳,我就跳”这样一个简单的句子中,饱含着杰克与罗丝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I"ll never let go”

影片的高潮部分,泰坦尼克号全沉入海底,杰克与罗丝落入海中。杰克让罗丝趴在仅能容纳一人的木板上,自己却置身于冰冷的海水中。杰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告诉罗丝,从今往后,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都不要放弃,要坚强的活下去。

“I"ll never let go”罗丝这样承诺的,亦是这样做的。为了回报他的爱,他给了自己最精彩的一生:去坐云霄飞车,学会叉开腿骑马,尝试驾驶飞机,让他们在那艘巨轮上的诺言一一实现,当然,她也找到了另一个他,有了自己的儿女,家庭幸福美满,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样的结局可能是不完美中的最完美了。

“I"m Dawson,Rose Dawson”

罗丝成功获救,抵达美国,当警察问她姓名时,她的回答是:“我叫道森,罗丝道森。”

杰克已然永远离他而去,但在罗丝心中杰克早已成为他生命的另一半,他们的爱情,永世长存。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你永远活在我的回忆里。”

“你跳,我就跳”是依恋,“我永远不会放弃”是深爱,“我叫道森”是恒久的陪伴。

这些可能是我今年听过的最美好的情话了。

教师评语:以台词的形式来诠释爱情的美好,仅仅三句台词就把整部影片中杰克和露丝的'相识、相爱、相离表现了出来。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感悟颇深。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赵心妍

一部《泰坦尼克号》,反映了20世纪初的阶级分化,死亡面前人性的善恶,以及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题记

今天下午,我们用了三节课的时间,看了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看完后,我的感受很深,不仅是因为露丝和杰克那感人的爱情故事,还因为沉船时在生与死面前人们展现出来的善与恶。

故事的前半段写了他们的相知和相爱,后半段则是写了沉船前后人们的反应。泰坦尼克号共乘坐了2200名乘客,但活下来的只有700人。

在死亡的大海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啊。在得知船进水的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眼里都满是绝望与恐惧,人们互相争抢着,奔跑着,甚至为了生存,不惜大打出手。人性的恶在那一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存活,有人将别人的头往水下溺;为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登陆的救生船,一名男子用钱买通船员;露丝的未婚夫谎称自己与一个孩子相依为命,趁机跳上船;救生船上的人为了自己的安全,拒绝就在海里挣扎的人……但人也有善良的一面,露丝和杰克救了一个即将被淹的孩子;最终,还是有一艘救生船赶来救人。

有一些画面,使人感动不已。船长和造船人选择与船共存亡;水手用枪在众人面前自杀;一位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便讲故事哄孩子睡着;一对年老的夫妇相拥着等待死亡;小提琴演奏者们拉着曲子,完成最后一次演奏……在死亡面前,人们也能从容不迫。看到这些人名字后的1912,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们都是在这次事件中遇难的人,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泰坦尼克号最终还是沉了,带走了1500条人命,带走了贪婪与虚伪,沉到了北大西洋底。露丝和杰克的故事也将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4

星期五下午第二堂课,我么全班到五楼去看了一个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电影的影子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的母亲生病了,高老师要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校长给高老师找了一个临时代课老师:年仅13岁的魏敏芝。高老师临走时说:“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她们班的一个学生因为跑的很快,所以被省里的学校录取了。她们班的张惠科家里爸爸去世的早,妈妈又生病了,再加上欠人家了几千块钱,所以到省里打工。魏老师就带着全班同学去搬砖头,到了最后因为钱没有够数所以不能坐车。所以,魏敏芝只好走到省里。最后,魏敏芝通过电视终于找到了张惠科。

农村里的小学是多么的贫苦,可是却充满着爱。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5

看《盗梦空间》是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本是一名爱好娱乐活动的人,当时学校举办跨年晚会,照往常看这种热闹我是非凑不可的,不想晚会开始前的十分钟借来同学MP4消遣,他说里面有一部神片,我本想先看十分钟消遣一下,心想能有什么大片我没看过?

不必说十分钟,一看是莱昂纳多主演的我便知道“不妙”了,结果是才看两三分钟我就彻彻底底地抛弃了晚会。

不论台上的.灯光多么炫目,也不论底下的同学多么激动,我丝毫没抬过一次头,我被《盗梦空间》的剧情深深吸引了,如果说一开始是给小李子偷偷加了点分,现在简直是对导演诺兰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奇思妙想,这样的电影画面,那一刻,我以为世上只要有一部《盗梦空间》就足够了。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这部电影是妈妈让我看的,可不是我自己想看。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在水泉乡水泉小学的三年级老师高老师的妈妈病得很严重,就请了一位代课老师,叫魏敏芝。张慧科因家里没钱,妈妈病了,爸爸死了,跑到城里去干活。可是却在车站里走丢了。魏老师跑进城里去找张慧科,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找到,最后她听一个人的意见,上了电视台。张慧科看到后,伤心极了。立刻跟着魏老师回到学校。许多好心人都为水泉小学捐了好多文具和好多钱。水泉乡的村长把文具发给学生,用钱把教室重新改装了,还把水泉小学改成水泉希望小学。”

看完这篇电影后,我非常感动,感动的是这位代课老师非常辛苦,把所有的学生看得好好的,一个都没少,明行光跑步特快,又被县里招去比赛得了第一名。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7

一 最有生命理念的人

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因为她不想让她的孩子看到死亡;那个维护秩序开枪打死一人的警卫,在别人都在设法逃命的时候,明知自己也是要死的(因为救生船不够),却依然在维护着秩序,最后因打死一人,选择了自杀。他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就算死了也很伟大很值得我们敬仰;还有年迈的船长——他的失误是导致这次灾难的原因之一,但最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在其他人怆惶而逃的时候,他独自走进浸水的水仓,是在为别人祈祷,也是在为自己赎罪。他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二 最有生命智慧的人

当人们忙于逃命时,船上奏乐师却不慌不乱的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那是对生命的热爱,对音乐的忘我精神。临危不乱,从容的面对死亡。方显示出生命的智慧。

三 什么是真爱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为了能让露丝活下去他把竹筏给了给了露丝。并不停的鼓励她。让她许下偌言活下去。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地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地想唤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comeback, come back, comeback……”露丝孱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涵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地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过去了。她活了下来,是了杰克!!为了杰克她必须好好活下去。那才是真爱!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时,被其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偶尔也会在心中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足迹。但现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动了,也将它深深地印入了记忆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烟火时,看到那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绽放,再落下,竟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烟火同样上升至辽阔的星空,绽放,落到无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丽的烟花而高兴地笑了。想起来仍觉得心痛。

人的感触总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就第一次的我只把《泰坦尼克号》当作惊险片,而如今却被它深深感动。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会从这部经典的影片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感悟!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盗梦空间,最后的镜头让我回味许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男主角最后是走出了自己的梦境还是留在了梦境,那个旋转的陀螺到底停下来了吗?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陀螺最后能够真的停了下来,而不是让他看到孩子这貌似真实的一幕永远的留在自己的梦中,曾经花了50年和自己的妻子亲手搭建的世界,终究不忍离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这样,那个世界虽然是梦里,但是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和爱人一起搭建的世界,更有他们的孩子,有他们回忆的点点滴滴,他幸福的.一切,而现实生活呢?

却恰恰相反,这里除了是现实世界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把现实世界看成梦里,把梦看成现实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的内心很复杂,在想让他留在现实世界还是留在梦里会更幸福一些,也许现实世界里,雇主没有醒来,他却只能孤单的在牢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而梦里他却每天和妻子一起看夕阳,散步,享受漫长的岁月时光,虽然一切都是由他的记忆搭建起来的,但他也可以把自己的陀螺藏起来,让现实和梦境模糊,走在记忆的边缘,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吗?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9

一、信念的形成

信念形成有四种方法:一是本人亲身经历,二是观察他人的经验,三是接受信任他人灌输,四是自我思考得出的总结。

主人公will由于从小饱受生活的折磨从而形成了别人是不可信的信念,还有朋友比家人更重要的信念。

Lambeau教授是麻省里理工学院的著名数学教授,用他的话说是他被逼成了现在的成功,而在他的眼中大学室友、在社区大学任教心理学的Sean是个失败者。他的信念则是功成名就才是成功。

Sean是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心理学老师。在Lambeau教授眼中他是个失败者,但他自己不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用真诚和信任、接纳慢慢打开了will的心扉,从而改变了will的人生之路。

二、信念的改变

(一)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Will作为一个天才少年,要想过以往不同的生活,和女友重归于好,必须打破以往的信念,才能有不同的做法,从而有不同的生活。Will在Sean的辅导下认识到家人比朋友更重要,所以在他做出新的选择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女朋友。 迷你句子网】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Will先后找了5个咨询师,但那5个。

咨询师总是试图控制改变他,更增加了他对人的不信任感。而Sean没有想去控制、改变他,甚至当Lambeau催促他要给Will压力时,他坚持自己的.做法,从而真正改变了Will。

(三)改变信念

在没有遇到Lambeau之前,Will相信他的生活应该如此。从小经历的生活磨难让Will不相信别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胜利者,他和别人打架,他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在著名学府打工,他深夜做数学难题。当他经过Sean的咨询后,他认识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他选择了改变。特别是好朋友的一番话“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他的朋友清楚地知道他的天分,所以要他换个环境,从而有更精彩的人生。正是由于朋友的一番话,Will坚定了改变的信念,从而有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聚焦电影观后感 篇10

取的这个题目很像之前语文老师会留的那种小作文,我其实不擅长写影评,但是这电影对我冲击比较大,想特别拎出来谈谈感受。现在每天的日常就是从公婆家带孩子完毕出来走回自己家的路上,王先生问:今晚什么安排?听你的呗。那一会儿到家看个电影?这个对话永远不缺席,让人惊叹于毫无惊喜的平淡生活的固定性有多么powerful。

人生来就会痛苦。我丝毫不质疑这句话,我相信无论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顺利和幸运,他/她也终会感到作为人类的痛苦,这是共通的、无法逃避的。比如读高中时的我有很长一阵子即使没有遇到什么困境或人生重大挫折,却也经常感到压抑和不开心,和好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沉浸在影片中的情节的时候就在企盼永远也不要走出这个电影院,就停留在这个影片中的情绪里好不好,于是那时我清楚地认识到电影具有让人短暂逃避现实的神奇力量。你永远没有机会体验的人生和遭遇的.故事,都能跑到电影中感同身受地领悟,多么易得的换命的好处但大多数电影还是会让我庆幸自己的生活平凡而幸福,主人公的遭遇绝不是我想去换的。比如《超脱》里的男主,他的生活惨到让人窒息,他是一个代课老师,童年非常不幸,妈妈因为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就是他的外公)伤害而自杀,长大后的他却不得不担起照看外公的责任,他也不是普通的代课老师,他接触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父母不管、没人疼没人爱心理问题一大堆的那种问题学生。整个学校的气氛都让人难以忍受,可以说让人看不到希望。

乍一看好像这部电影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但是它所传达的痛苦其实也不难理解,尤其是那个学校的老师每一天回到家都非常难受,他们不忍心看到学生堕落下去可是无能为力,但依旧要打起精神来面对第二天的清晨,还是要若无其事地上班去。那种活着的挣扎,内心想要咆哮却又无力排泄的痛苦,不恰恰类似于每一个挤在地铁线上求糊口的社畜(即我们)吗?谁能否认人活着就是来不断遭罪的呢?当然我们已经很幸运了,可以体验到各种来之不易的快乐。就像我喜欢刷吃播,看搞笑的博主发段子,跟着屏幕一起傻乐,但我知道那是肤浅的快乐,转瞬即逝,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沉溺在这种快乐中并止步于此,再也不去深究自己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如果你能做到我佩服你,因为这样简单的快乐非常难得,难得糊涂嘛。可是夜深人静时,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回避自己心底真实的痛感,电影结尾很糟糕,代课老师班上有个学生自杀了,自己的外公也死了,他想拯救的一个花季少女也感染了艾滋病,可以说是人间真实了。人世间有那么多不幸和悲哀,无力回避,无力抗衡。我努力地想,能从人生苦海中超脱的秘诀恐怕只剩下释然了吧?真正做到释然太难了,大多数人到头来能说出一句算了吧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凡你来到这个世上,我便敬你是条汉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