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这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礼记·月令》:“始雨水,桃始华。”雨水一到,草木萌动,春天马上就跟着来了。
这里分享几首古人在这个时节写的诗,感受一下大自然中的节气。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世称为“诗圣”。
诗作背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这时的杜甫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初春小雨》(又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诗作背景: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在京城任吏部侍郎。“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同是诗人的张籍,他在家族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作者见春色令人心喜,作此诗和好友分享。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南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但他一生没有进入政治中心。
诗作背景: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当时作者已六十四岁,之前在家乡山阴(今绍兴)赋闲了六年。本年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这首诗不同于前面的那两首单纯地表达对春雨的欣喜,本诗除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点明时节、并颇富春天气息外,其余几句几乎都是感慨和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