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来源:二三娱乐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迷七百七十五: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10月1日

北山经北次首经中记载了一座山: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一角有错形容角错开长着,即纵向排列),其名曰灌疏(犀牛),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鷋(五彩双性鸟),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鯈鱼,非洲雉鸻、长脚雉鸻,非洲)

其中这个“带山”到底在哪里?

根据我破解的山海经“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带山”,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带山”的外形特征取自“带”字金文象形图形,“带”字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北山经北次首经的地理范围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陆,见我的《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等系列文章。

根据上述破解的“带”字金文象形图形,结合“又北三百里”的文字描述,在非洲东部寻找符合特征的山。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找到了这个“带山”,见下图: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一角有错形容角错开长着,即纵向排列),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灌疏”,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对二字金文象形图形分析后得到如下图示: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根据上述破解的外形特征,结合非洲东南部的地理环境,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找到了这个“灌疏”,见下图: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原来这是犀牛。

“一角有错”,指角纵向排列。“一角”指角的长度与身体比是正常比例。

“可以辟火”指犀牛胆小躲避争斗。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鷋,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鵸鷋”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鯈鱼,非洲雉鸻、长脚雉鸻,非洲)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芘湖”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根据上述破解的“鯈”字金文象形图形,结合“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的文字描述,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确定 “鯈鱼”就是非洲雉鸻、长脚雉鸻。见下图: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山海经之带山、灌疏、鵸鷋、彭水、芘湖、鯈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