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会做梦,每一个人也都有梦想。
是的,平凡的,或者不平凡的――梦想。
明灯缀空 点点星火以此文向《十二公民》致敬。
原版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十二怒汉》。
简单说说剧情:
影片讲述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审理近期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围绕这个案件,十二位帮助同学补考的家长们要组成陪审团,在封闭的空间里,达成12比0全体一致通过的结论:有罪或者无罪。并且是负责任的留下陪审团相关意见,不能敷衍了事。根据法庭和新闻提供的信息,十二个陪审员最初出现了十一比一的有罪判定,然而故事一波三折,一个下午的时间,十一个人被一个人说服,剧情反转为12份无罪投票。
事实和真相,公理和正义,偏见和宽容,最终,如同雨后初晴,十二个人各自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理性的思辨。
十二个人,十二个家庭,十二个故事。交汇在一起,成了自己和他人的审判团。
按十二位陪审员顺序来说:
1号陪审员,是陪审团团长,也是补考的学生。出于“相信理性的证据”投有罪,也出于“证据被推翻”而改投无罪。
2号陪审员,和事佬形象。他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影片没有提及。不愿意搞事,因此先投有罪又改投无罪。
3号陪审员,出租车司机,儿子六年不归,老婆离婚。看到富二代就好像自己的儿子捅了自己,很痛。最后愿意相信所谓的证据被推翻,释然。改投无罪。
4号陪审员,经营房地产的阔商,包养了学校里的一个女生。尊重别人的选择。证据被推翻,改投无罪。
5号陪审员,被误判入狱,痛恨犯罪。最终以“进去容易,出来又怎么办”为由改投无罪。
6号陪审员,一个急诊科医生,尊重生命,并以此为由,改投了无罪。
7号陪审员,学校小卖部的老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却得不到尊重。明白所有的一切,最终还是改投了无罪。
8号陪审员,一个坚持公理和正义的人,第一个投无罪,只是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个。和众人一起一步步的突破障碍。
9号陪审员,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文革时期一家人被批斗,是一个女孩儿注意到了他并安慰他说“没事”,学会了宽容和平静。改投无罪,也是第二个投无罪的人。
10号陪审员,一个收房租的本地人,不想自己的儿子因为与外地人竞争而考不上大学,而去当民工。一个艰难的父亲。因富二代是外地人而投有罪,也因为父爱而改投无罪。
11号陪审员,学校的保安,多次考政法大学却失败。一个外地务工人员。因为自身对政法工作的热爱(也与7号和10号斗气)而改投无罪。
12号陪审员,信念不坚定的保险推销员。因支持对证据的合理怀疑而改投无罪。
从12-0认为有罪,到12-0认为无罪。
这是法律的力量,也是沟通的力量。
宁可放过一千,也不错杀一个。
这是法律的原则,也是人性的原则。
所有的人,都值得尊重。
其中,又有梦想的影子:
学成人才,证明自己;
平平淡淡的生活(尤其需要勇气);
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努力追求财富,真心谈个简爱;
公平而严格的审判,不再有犯罪;
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尊严和平等;
司法公正;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望子成龙,安居乐业;
做喜欢做的事,去喜欢去的地方;
安全;
…………
十二个人
十二个梦
无限未来
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任,时代变换
唯,世间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