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普通人的关注,尤其是对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4.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培养爱心、同情心。2.口语交际。3.记叙文写作。
教学步骤:
一、1、导入:今天我们进行综合活动课《让世界充满爱》的学习。说到爱的话题,我们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对亲人、对他人、对集体、最祖国、对世界、对动物、对环境……是啊,如果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爱,都伸出帮助的双手。我爱人人,人人爱我,那样,世界将是多美好的人间啊。
2、老师先讲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认真想,待会请同学踊跃发言,总结你的感想和收获收获。同时记住我们的活动程序和方法,进而完成我们的活动任务。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到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3、谈感受:
互助的环境。就是天堂,如果我们都互相帮助,我们的班集体就是天堂。
帮助是一截两头都甜的甘蔗。
都为自己着想的话,谁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
地狱里的人没有帮助他人的美好思想,缺乏精神食粮,会饿死的。自私害死人。
4、老师总结:从这个故事,大家明白了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它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要求:
(1)活动分三个小组展示收集的文章、图片、歌曲、影像资料。
(2)经过组内评比、讨论、筛选,定稿。
(3)各组代表展示成果。
(4)评论展现同学的表现,说感想,说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写作启示等方面去说。
(5)写一篇记叙文。这个环节课下做。
这是检查收集能力、合作能力、筛选能力、表现能力、表达能力、评论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一次大练习,请同学努力展现自己的优秀和实力。
(二)、活动:
1、第一小组
(1)同学因刚学过《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觉得对弱势群体应该给予帮助,推选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著名散文诗《乞丐》,第一组代表上台展示。
《乞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战栗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冰冷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2)、请同学评论或谈感想说收获。
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乞丐要有同情心。
人和人之间要互相理解。
我明白了原来对弱者的帮助并不只有金钱,“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也是恩惠。
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
大作家的语言很生动。
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多方面描写,很详细。体现老乞丐的可怜无助,让人油然而生同情之心。
对我的窘态刻画逼真,生动地表现了我因不能拿出钱帮助乞丐而不安。
(3)提问:这篇散文诗里的乞丐就是我们经常在街头遇到的那种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你平时怎么做的?
(4)老师总结:经济许可时适当帮助点,经济不宽裕时态度友善也是一种帮助。不要歧视他们。他们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弱者的微笑更能彰显社会的文明程度。
2、第二组展现。
(1)、他们推举了几首歌曲和一篇文章,题目叫《愚蠢的爸爸》。这是我们的“同在一篇蓝天下”关于关心弱势群体的文章么?先听。同时配上他们的歌曲音乐。
《愚蠢的爸爸》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他经常几件事情同时做。前几天,他粉刷家里被我弄脏的墙壁时,又在煤气灶上烧水。听到了厨房水壶蒸汽笛的鸣叫声,他手忙脚乱地向厨房跑去,不小心踢倒了地面上的涂料桶,白色的涂料流得满地都是。事后,爸爸轻轻抚着我的头说:“你看爸爸有多么愚蠢。”
前天早晨,他一早起床做好了早饭,吃完早饭后,他慌慌张张给我背上书包,出门骑自行车驮我向学校疾驰而去。我以为爸爸给我报了辅导班呢,结果爸爸骑车走到东外环路口时,突然掉头回家了。回家后他轻拍我的后背,憨憨地笑着说:“瞧你这愚蠢的爸爸,我竟然忘了今天是星期六……”
我的爸爸十分愚蠢,不过据奶奶说爸爸迄今为止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情,是在上夜班的路上,在铁路边拾回了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我。为此爸爸今年36岁了,还没有结婚。听奶奶说,我3岁时,有一位姑娘同意嫁给爸爸,前提是把我送给别人,但是爸爸不同意,从那以后爸爸再也没有提结婚的事。
尽管我的爸爸十分愚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爱的人。我长大后,也要像爸爸那样,如果有小孩被遗弃了,我就把他接回家抚养,像我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家庭的温暖,所以我希望愚蠢的爸爸身体健康,耐心地等我长大,因为我长大以后,我们就变成一个大家庭了……
(2)、请同学评论或谈感想说收获。
这个父亲太伟大了,把别人的孩子拿来自己养,太有爱心了。
题目巧妙,没想到是这样一篇关爱被遗弃儿童的故事。很感人。
设置悬念的写法更巧妙,列举爸爸一些愚蠢事例之后才写我不是亲生的,出人意料。
所写的所谓愚蠢的事其实都是对我的爱的具体体现,这里的愚蠢是反语,和《背影》里的聪明用法一样。不过那个聪明是褒词贬用,这里的愚蠢是贬词褒用。
喜欢这句话“我长大后有小孩被遗弃了,我也会把他接回家抚养他,像这个愚蠢的爸爸一样给他家庭的温暖。”从这里看到爸爸的善良在我这个下一代身上得到了延续。我想如果是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也会像这位爸爸一样去做的。
(3)老师提问:这个故事里的被遗弃孩子现在有很多,他们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啊?
福利院里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给他们捐过画书、书包、衣服。
(4)、教师总结: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因为你做得好。老师很佩服你,好样的。老师被同学的深情朗读感动了,也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更被同学们的感悟和善良感动了。有的同学还能结合咱学过的课文的内容和知识,融会贯通了,为你们高兴。@$ @ 3、第三小组展示风采。
(1)、同学专门解释说虽然题目是《母亲的收音机》,但文章内容并不单指对父母的爱,还有对他人的爱。解释说现在社会上年迈的老人越来越多,缺人照料,他们也成了隐性的弱势群体,那是我们最亲的爷爷奶奶、是我们周围最常见的熟人邻居。我们也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从我们身边做起才是真实有效的学习成果。
《母亲的收音机》
母亲视力不太好,看电视时,眼睛会流泪;看报纸字又太小,太模糊。我决是给她买一个MP3。我选了一款外形酷似收音机,带外放功能的。‘选择带外放功能,是为了少用耳机,保护母亲的听力。
我将MP3交给母亲。母亲放在手心里,左看右看,惊喜不已地说:“还有这么小的收音机。”风靡城市大街小巷的MP3,居然被母亲视为“小收音机”。母亲问:“这小收音机很贵吧,多少钱?”母亲勤俭惯了,买东西向来先看价格再看货。我干脆地说:“不贵,30元。”母亲疑惑地看着我,问:‘,30元?骗我吧?”我说:“一台普通收音机不过一二百元钱,这个还没有普通收音机的十分之一大,30元也不算便宜了。”母亲想了想,愤愤地说:“可不是,30元也不便宜。”我正喝水,差一点喷出来,近千元的MP3,在母亲这里,降为30元,她还嫌贵。我教她使用MP3.为她拷贝了许多好听的歌曲、相声,还有一些安神的音乐。母亲眉开眼笑,孩子似的说:“好听好听,30元钱,也不算贵。”我通常一个月回家两次,带着笔记本电脑.将MP3里的内容更新一次。母亲有了MP3,心情仿佛愉悦了许多。她爱不释手,用完后小心放进盒里,感叹着:“这个小收音机,真好哇!”
一次回家,我吃着母亲做的饼子与咸鱼。母亲心满意足地看着我,说:“你张姨也喜欢那个小收音机。你回城后,给她也买一个吧?”我被鱼刺卡着,咳出眼泪,使劲咽了咽。
再回家,母亲总忘不了追问:“小收音机买了没?”我恍然大悟似的.说:“啊?又忘了!
一次,我回家,张姨来了。见了张姨,吃了一惊。不知什么时候,她的头发变得花白,脸上有了又细又密的皱纹,看起来比母亲还苍老。张姨与母亲同岁,是母亲最好的朋友,她女儿燕子与我同岁。我与燕子一起长大。燕子现在远嫁外省,张姨一个人孤孤单单过日子。
张姨拿出30元钱,让我帮她买个“小收音机”,语气恳切,神情里还有几分羞怯。母亲责怪我记性不好。我点点头,忙说:“好。”
回城后,去买了一个同样的“小收音机”。虽然又花了不少钱,但想到母亲和张姨的情分以及我和燕子的友谊,看这张姨将“小收音机”捧在手里欢天喜地的样子,我想也值了。
再回家是在国庆节后,我以外地在母亲衣柜里发现一件羊绒外套。摸了摸,手感极柔软。我大声问:“妈,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件外套?”母亲说:“国庆节时燕子回来,给他妈和我一人带了一件。”我哦了一声问多少钱。母亲想了想答:“50元钱。”我张了张嘴,又合上。这 ,在城里的商场买一千多元。
我要 回城时,张姨来了,带着大包小包。她与母亲一起,将炒花生、蒸馒头、野荠菜-----装满我车子的后备箱。当我开车上路,在后视镜里看着她们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时,眼睛湿润了,脑子里闪过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谈感受、收获。
我骗妈妈说这个MP3是收音机,才30元,为的是让妈妈安心,这种欺骗是善意的,很温馨。
真的很像我们身边的亲人、亲戚、邻居啊。很真实。
我们都要细心照顾好我们的爸爸妈妈,不让他们受孤独之苦。
我和燕子都是好女儿,我被他们的孝心感动了。
选材很独特,语言很朴实。
题目让人觉得有嚼头。是女儿对母亲的善意谎言,其实是对母亲的关爱。
妈妈的形象栩栩如生,她的心理、语言、表情使人觉得如在眼前。
这篇文章让我觉得其实身边有好多作文的好材料。
(3)老师提问那一句:文章中的妈妈、张姨、我们的爷爷奶奶、熟人邻居,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呢?
在家的需要我们经常帮他们做些家务,理解他们的需求,甚至经常只是给个微笑,不在家的常回家看看,常通个电话,发个短信。他们不需要很多经济要求,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注。我们要从细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精彩。已经把《让世界充满爱》给具体化到了对身边人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从大到小的从虚到实的思路和方法让老师格外惊喜。
4、下面展示几张同学们搜集的图片。请大家思考、发言。
三、总结:今天的活动大家表现踊跃、出色,收集材料体裁广泛。文章、图片、录音、影视资料形式很多,很用心。题材内容涉及面很广。世界范围的、集体范围的、家庭的、爱护环境的、关心动物的等等。筛选出的文章题材新鲜、真实、感人。朗诵的同学声情并茂,评论的火眼金睛,直中要害。互助共进了。综合活动的练习完成得很好。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我们只围绕“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个练习,着重说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其他还有很多的家庭亲人之爱、集体之爱、祖国之爱、环境之爱等今天没有涉及,但其他题材我们将以手抄报、网站交流等形式继续活动。
四、布置作文:
要求以爱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
(1)写作文要求选材真实可信。说真话、写真情。
(2)作文内容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3)语言流畅。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2
项目创意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懂得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种幸福,学会爱,尤其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
文中这样写道: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戳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的所有口袋……即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手,微微的摆动着和颤动着。我茫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势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的说道,“这也应该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这篇美丽的散文告诉我们什么?(讨论)
1、施舍爱的人,本身也能得到爱的回报
2、人需要有同情心,有一颗善良的心
3、爱不仅是物质上的施舍,更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关心、呵护等。
4、得到施舍的人在人格上是与被施舍的人一样平等,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
第三章、送上我们的一份爱
提问1、面对着生活中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你献过爱吗,你准备怎样献出你的一份爱?(点击)
学生回答(省略)
小结:大家的回答让我联想起一个寓言故事:
说的是地狱和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鬼魂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竟无法放进自己的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天使也围着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很长很长,但是她们夹到食物就送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天堂,所以首先就要学会夹着食物往对方的嘴里放。这就是“奉献”的精神。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爱的奉献”。
作业:根据今天的活动完成作文:
1、学会爱。
2、爱的感受。
3、爱需要奉献。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3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⑴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⑵话题:博大的爱。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4
(参考言论,可结合学生讲的故事内容来具体发挥)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5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一、教材选取
《让爱传递》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互助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懂得团结友爱,共同发展;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能够理解并运用互助协作的技能,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三、教学策略
1. 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会互相帮助、协作;
2. 问题解决方法培养:通过情境模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传授结合实践:通过课堂讲解知识,加之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四、教学内容与流程
第一课时:什么是爱,爱的表现形式
1. 导入
教师播放图片和文字视频,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爱的理解。
2. 学习内容
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定义: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积极向上、奉献自己的情感。
讨论爱的表现形式:给予、关心、分享、包容等等,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爱的体现。
3. 实践活动
学生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小故事,围绕爱展开,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爱的表现形式,并为别人带来快乐。
第二课时: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培养
1. 导入
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际生活中互助合作的例子。
2. 学习内容
通过讲解,学生了解互助合作的定义: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讲解互助合作的技巧:分享和倾听,互相鼓励,分工合作等。
3. 实践活动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组任务,例如完成一道难题、制作手工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分享,互相鼓励,并分工合作。
第三课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1. 导入
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学习内容
通过讲解,学生了解关爱他人和关心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介绍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 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志愿者活动进行参与或组织。例如:义卖、图书捐赠、环保宣传等。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和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3. 观察学生是否参与或组织志愿者活动,并写一份个人心得体会。
六、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邀请一位志愿者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讲述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2. 组织一次爱心行动,学生共同参与,例如志愿者进社区、举办义卖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实施,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互助合作的意识,关爱他人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延伸活动的进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对爱的体验和理解。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6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高中英语主题写作
范文:
Love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world. It can heal wounds, bring joy an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However, sometimes it seems hard to find love in our daily life. That’s why we need to actively spread love an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order to create a world full of love, we need to start from ourselves. We should cultivate love in our hearts and treat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We should practice empathy and put ourselves in others’ shoes. We should learn to forgive and let go of grudges. We should also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in people and things around us.
Besides cultivating love in our hearts, we should also spread love and positivity to others. We can start by spreading happiness and encouraging others. We can say kind words, give compliments and praise, and show that we care about others. We can also help others in need and promote charity. By doing these small things, w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and create a ripple effect of positivity and love.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promote love and empathy on a larger scale.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social media, public events and activism. We can share stories of love and kindness, organize events that promote love and peace, and participate in movements that aim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 for everyone.
In conclusion, love is the key to a better world. By cultivating love in our hearts, spreading love and positivity to others, and promoting love and empathy on a larger scale, we can create a world full of love, compassion and happiness. Let’s start today and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with love.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实践创造——表达爱
出示: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表达母爱、歌颂母爱的古诗。今天,看看大家能不能用歌唱的方式来演绎她,并能通过旋律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生尝试演唱,教师鼓励。(尽管不是很成熟,但已达到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延续爱
师:爱,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
播放 :迈克尔·杰克逊等群星演唱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会视频。
师:让我们在这首爱的音乐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教学反思:
本节唱歌课的学习三维目标很明确:让学生学会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通过欣赏、分析,体会歌曲的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各形式感受爱,表达爱;通过欣赏和创作有关感恩教育的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本节课在设计上以“爱”为主线条,学生通过观看爱的视频,学唱歌曲、创作歌曲及欣赏歌曲等不同形式来感受爱及表现爱。让学生懂得爱与被爱是并存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本课作为唱歌课,在设计上着力于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各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和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在整节课中能较好的通过各环节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思考和活动体验中建构新知。
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可多元化,在实践创造环节还可以多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更好的落实、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树立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基础去设计教学目标,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手段丰富,在教学中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美与爱的熏陶。具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情感审美为主线,创设一种爱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爱的体验与表达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2、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
在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和参与。恰恰相反,因为学生毕竟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需要老师随时给予启发引导,做学生的合作伙伴。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与教学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审美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出注重学生音乐实践的理念。
3、注重课外的有效延伸
对于教师来说,课程实施应该是如何更好的“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本堂课中的课外延伸能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自由演绎《游子吟》,用音乐情感来呼唤学生情感,震撼学生心灵,启发他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这个世界。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8
《让世界充满爱》综合性学习
徐福中学杨奎
课型综合性活动课
这次备课内容加得很多,要注意将学生展示的内容与你的教学设计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或字号区别开来,这样会更清晰,不然展示的内容过多,会完全成了实录,淹没了设计的内容。我们的备课还是以设计为主,同时为了使内容充实,也为了使其他教师看到你具体是怎样上的,所以要求适当加上一些学生展示的内容。
另外,课件制作,不需要添加那么多内容,可以将内容展示成一个链接,这样会更加清晰。
看得出来,这节课你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地上了,所以备得很不错,做相应的修改之后,可以定稿了。
教材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前面一个单元安排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围绕战争题材开展的活动。本次综合性活动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要求学生在认识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在此基础之上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学情分析
没有爱的世界是死寂的。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亲情和友情,就会缺乏真诚和奉献。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多自私自利,对周围的人与世界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本次学习,呼唤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懂得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是一种幸福,给他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组织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2)积累与“爱”有关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引领学生多方位学习语文。
(3)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的学习方法。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和创造成就的喜悦。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收集、信息筛选、合作讨论、口头交流
困难:自己动手,合作互动,发表意见,参加活动
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法、平板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多**白板课件
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将持续一个月。根据活动主题分为三组。活动范围将分别以家庭、校园和社会为重点。先由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收集资料,写出活动小结,再集中两节课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最后,根据活动内容及感受选材作文。
(一)学生分组及活动准备:
第一组活动主题:“让家庭充满爱”
活动准备:
1了解你的家人,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灵;
2想一想:①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去照料。②以前你是怎么做的?今后准备怎么做?
3、写一写:给家里的一位成员写一封信或以“我的家里充满爱”为题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写到周记上)
第二组活动主题:“让校园充满爱”
活动准备:
1观察在我们学校谁值得我们照顾。请你将他们找出来,列出清单;
2、讨论:怎样针对这些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来。
三。小组行动:根据计划采取行动。
4、活动收获小记(人人动笔,交小组长)
第三组活动主题:“让社会充满爱”
活动准备:
1看看社会,看看那些摆摊、捡破烂、演艺、乞讨的人,写观察日记。有条件的到乡福利院参观。
2.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报道,收集信息并从需要照顾和援助的弱势群体中提取资料。
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以上小组要在半个月内完成组长交办的任务,整理资料,准备发言。
(二)教师准备:根据周末学生分组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
1、指导组长组织成员;
2收集爱情文章、故事、诗歌、名言、名著;
3、“爱”的歌曲汇编。
活动步骤:
(课前放《让世界充满爱》歌曲,渲染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然后用故事导入新课。)
(一)导入:讲寓言故事《天堂与地狱》: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世界。
(二)活动内容:
1、小组成果展示:
第一组“让家庭充满爱”
主持人a:爱别人,要从爱父母开始,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最直接的依靠者;
主持人b:要爱别人,就要从爱自己的家开始,因为每个小家庭都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甲: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我们要关心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热爱关心他们。
主持人b:你现在过得怎么样?通过这次活动,你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请第一组组长上台:
(1) 组长(李诗涵)介绍了小组的主题和活动
(2) 组长选派优秀成员汇报活动成果:读书写字(周记)
给妈妈的信给爸爸的信我的家庭充满了爱
(3)结合《背影》一课的选做题: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句“xx我爱你!”……好吗?
(同时,请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做法进行反馈,并以小纸条的形式发回。)
第二组“让校园充满爱”
主持人b:除了有一个温暖的小家,我们还幸运地生活在学校的大家庭里。校园也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照顾。现在,请第二组组长上台:
(1)组长介绍本组活动情况:
关爱对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体残疾的学生
方案描述及帮助介绍:捕捉爱情镜头
设立“爱心通道”:成立小老师驿站,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设立爱心信息箱:困难学生可求助
建爱心储蓄所:收集废纸、水瓶等,帮助经济困难学生
选出代表谈活动收获:
(2)以“友爱”或“朋友”或“师爱”或“老师”开头,用比喻句写一句或几句话。
主持人甲:在学校,绝大多数同学能友好地相处,相互关爱,愉快和谐地生活学习在一起,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时常会出现高年级欺负低年级,敲诈同学,成绩好的同学歧视成绩差的,嘲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等不和谐的音符。希望通过活动,大家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快乐成长。
第三组“让社会充满爱”
主持人a:爱就像一条涓涓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中,你感觉到爱了吗?爱在母亲的唠叨中,爱在父亲的打骂中;爱在老师的微笑中,爱在老师的严厉批评中;爱在朋友的帮助下,爱在朋友的友情提醒中
主持人乙:是的,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我们是幸福的,然而,爱的阳光却未能洒满人间,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
下面让我们随着第三组的活动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下面,有请组长:
(1)组长介绍本组活动情况;
(2) 代表发言:观察日记展示;具体方案解说。
主持人甲:看了三组的活动成果,你的心灵是不是受到了震撼,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些人生活的幸福安康,而有些人却遭遇种种不幸。我们在同情不幸者的同时,是不是应“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主持人乙:感谢上帝,我们还有温暖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既然我们关心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延伸我们的关爱?
(合):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所拥有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需要的。注意你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应该少抱怨,多感恩,多付出。
(3)仿写:既然我们都有一颗关爱他人的爱心,那么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请完成下列句子:
① 如果我是一朵云彩,为别人;如果我是一棵树,为别人;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为他人
② 如果我是,如果我是,如果我是
(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学生代表发言。)
(精彩句子投影)生齐读最佳句子:
假如我是一片云,就为他人挡风遮阳;如果我是一颗树,我会给别人树荫。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就为他人送去凉爽。如果我是火,我会给别人送去温暖。
如果我是一朵花,我会给别人送去芬芳;如果我是一颗星星,我会给别人带来光明。
2、理解“爱心”内涵:
欣赏**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乞丐》:
我走在街上一个乞丐,一个虚弱的老人,拦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
哦,贫穷给这个不幸的人带来了什么!
他向我伸出一只又肿又脏的手,呻吟着,乞求施舍。
我伸出手,搜寻了我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手表,没有手帕,我伸么也没带。
但是乞丐们在等他,他伸出的手颤抖着。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战栗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蓝色的嘴唇笑了——他紧紧地捏着我冰冷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的理解。
(这个故事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任何慈善都是平等的,任何帮助都是相互的。施舍者在给予他人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回报。也许这种回报只是一个感激的微笑或一声“谢谢”,但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主持人a)理解是爱的前提,同情是爱的基础
(主持人b)尊重是爱的机会,信任是爱的桥梁
(主持人a)关爱是爱的体现,宽容是爱情的润滑剂
(主持人b)奉献是爱的本质,行动是爱的表达。
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3、爱心故事大家讲:
(学生们分组交流各自的爱情故事,然后每组选出一名优秀学生在全班展示,并呈现喜讯。)
教师补充: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也不要对他们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关爱他们,爱是平等的,这样的爱才值得提倡,才是纯洁的!只要人人都拥有这样的爱心,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4、小组竞赛:
5、教师小结:短暂的一节课因为有同学的真情流露而倍感温馨感动,爱的篇章让我们铭刻肺腑,爱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爱,是一种永恒的旋律。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让行人路过不觉得悲凉!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学会爱,播种爱,传递爱!相信有了我们的爱,这片蓝天才能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9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爱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爱的意识。
二、知识讲解
1. 什么是爱?
爱是人类最宝贵和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它是一种无私的、建立在互相尊重、关心和关爱的基础上的感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爱无处不在,孩子对父母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乃至于对自然、动物的爱等等都是爱的表现。
2. 爱的重要性
爱是人类基本情感之一,它不仅是人类道德、情感、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体现,而且更关系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爱更是我们应该强调和倡导的情感,只有充满爱的世界才能更加美好和幸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一下什么是爱,为什么爱这么重要?
2. 讲解爱的概念和重要性
对学生讲解爱的概念、种类、以及爱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
3. 分组讨论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表达爱,例如:给予肢体接触、获取共鸣、好奇询问、直接告诉对方、行动支持等等。
4. 实践活动
学生分为小组,设计一个表达爱的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例如:送香奈儿口红给妈妈、为同学们打开桌面就餐饮料等等。
5. 总结和点评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并对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总结和点评,以便更好地在今后实践中应用。
四、板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
◇ 爱的概念和重要性
◇ 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
◇ 实践活动
五、课后作业
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写一篇小作文:如何让世界充满爱?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是一节富有内涵的情感教育课,通过讲解和实践锻炼,学生对于爱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一课程也巧妙地结合了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行动中体会到爱的力量和美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爱,去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课题是《让世界充满爱》下面让我来解说我整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我制定了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嗓子。
教学内容:《让世界充满爱》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通过运用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等教具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1我通过爱心故事导入创设情景向同学们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然后提问同学们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2)在我总结学生回答后,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3)播放歌曲《让》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向他们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4)在学生对《让》的背景有了解的情况下在让学生仔细的欣赏一遍歌曲
歌曲听完后我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 B跟钢琴演唱歌谱 C跟钢琴哼唱旋律)
2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3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4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5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六、拓展感受
1、让学生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我的适当的提醒)学生很快便知道问题的答案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3、之后我再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4、在出示多媒体和学生对整首歌曲的爱心感悟和我的总结后便得出答案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七、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三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
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
B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
C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最后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让世界充满爱的教案 篇11
教材内容:
人音版初二一单元歌曲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
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 — —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三)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四)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