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北汝河神秘而充满了柔情,它流走了青年的情,姑娘的泪,还孕育了这文化悠久的汝州城。黄山谷曾经在汝州做官时赋诗:“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汝州让有情的人情比金坚,让无情的人情难自已。
北宋初年,汝州城东大街有家老字号,名叫青雅轩。是汝州第一大瓷器店,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当时的达官贵族无不竞相来购买汝窑青瓷。青雅轩的主人是介登峰,据说是晋文公的臣僚介子推的后代,这介登峰继承大量家产,却无意于瓷器买卖,只把生意交给老管家介顺昌管理,平时与街上的一些青年舞刀弄枪,常思醉卧沙场,为国效力。
熙宁二年,临川王半山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陆陆续续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以及市易法等,尤其保甲法和将兵法等最为介登峰等人所欢迎,以前他们在院子里或者外面的空地练习刀枪棍棒,总被乡亲们指指点点,说他们不务正业,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练习十八般武艺,而且熙宁皇帝更加赞成开边运动,各地青年纷纷参加军队,镇守边疆。
一日正是清明附近,介登峰与众多青年在城外武场练习刀马弓箭,一口气从早上练到中午,累的筋疲力尽,躺在旁边的草地上休息。一个叫做王七的说:“你们说,我们天天这么辛苦的练习,却不能到战场上一展雄风,这一辈子不是白活了吗?”大家七嘴八舌表示赞同,这句话却着实让介登峰感慨万千,“想我祖上介子推为了保护晋文公割股奉君,保护晋文公安全执掌晋国,从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何等的威风,更有寒食节来纪念他。如今我这不肖子孙只能蜗居在此,实在汗颜,只是我们想保家卫国,效力疆场,如何才能到边疆厮杀敌人呢?”这时候,一个叫刘大可的黑脸汉子说:“我听说大将军王韶攻略熙河地区,镇守河洲,那里正处大宋、西夏以及吐蕃交汇处,如果我们能投兵到王将军手下,一定能与敌国厮杀,只是如何才能进入他的军队效力呢?”
介登峰回家以后,思索良久却苦无良策。此后连着几天郁郁寡欢,也闭门不出。老管家介顺昌不知道何故,看到少主人身形消瘦,也不似从前那般生龙活虎。一日老管家向介登峰汇报生意时,无意中问了:”少爷怎么不去练习刀枪了?”“投军无门,练了又有什么用?”老管家知道介登峰又犯病了,没有再问,默默退出。后来一个月,介登峰更加削瘦,介顺昌在介家干了几十年,不免心下焦虑,最后实在忍不住就问:”不知少爷想投靠哪个军队?“”自然是王韶大将军!只是没有门路“介顺昌知道王韶军功卓著,然而王韶镇守的地方委实不安全,心下思索良久,一狠心就说:”我记得王韶是德安人,去年江州刺史从我们这里买青瓷,最后老奴做住,又送了他不少,江州刺史感恩戴德,少爷可以通过登州刺史结交王韶家人,让他们休书给王韶将军,这样少爷就可以直接到王韶幕下效力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不虚,介登峰心思若狂、一跃而起,赶紧力促介顺昌办成此事。
王韶
自介顺昌亲自去了江州以后,把王韶家人的亲笔信拿到手里,早又是清秋时节。过了中秋,介登峰几个人早就按捺不住、急不可耐,准备出发到河洲。有传言说唃厮啰去世以后,他的小儿子董毡虽然拥有大片的吐蕃国土,然而瞎毡和磨毡角两人却对他们的同父异母兄弟虎视眈眈,吐蕃国形势危急,正是夺取吐蕃、防御西夏的大好时机。于是走到店里,敦促介顺昌打点一切,准备出发。介顺昌来到店里后面货仓架子上,小心翼翼拿出一个瓷瓶,对介登峰说:”少爷虽然有王家亲笔书信,还应该带个见面礼才是,这个瓷瓶是最近汝窑烧制的极品瓷器,本来准备卖个大价钱,既然少爷要去王韶将军处,就带着敬献出去,一定有所裨益。“自从介顺昌拿到书信以后,介登峰对他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言听计从,无有不是。
准备好骏马行囊,已近九月,几个人赶紧出发。一路上马不停蹄,餐风宿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九月底来到了河州城外。这里已经衰草连天,却见城楼高耸入云,城楼上兵甲林立,好不巍峨雄伟。进入城门,找了城里最大的一家客店,放下行李,打听好了将军府,几个人又匆匆忙忙的来到将军府前。
”站住,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
“我们带来了王韶大将军的家信,是来送新的。“
”等着!“
那个守卫飞奔着跑了进去,一会功夫,待着了另一个人出来,领着几个人进入后堂。见过王韶将军,施礼完毕,献上书信和鹅颈瓷瓶,王韶捻须一笑:”既然你们几个谙熟刀马弓箭,又有如此的报国之心,那就做我的护卫吧,早晚有你们立功的时候。“
进入军队以后,几个人正好碰上了王韶征伐木征,这木征原是瞎毡长子,与董毡貌合神离,因此王韶拿木征开刀正当其时。介登峰等人虽然没有亲上战场,却也学到了不少御敌之术,磨练了短兵相接的技能。
北宋形势图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初,在木征还没有与董毡接上头的时候,王韶便以为熙河已定而安心的前往京城开封府向宋神宗述职复命。临行之前,王韶召集介登峰诸人说:”我要去汴梁城向当今圣上述职,应该很快会回来,所以家中什物暂行放在这里,景思立将要代行管理河州,我也向景思立推荐了你们,你们应该还是将军护卫。“”多谢大将军照顾,祝大将军此行顺利!“
王韶走后,吐蕃大将军青谊结鬼章和木征合兵一处,准备趁机夺回河州。青谊结鬼章用兵如神,深得兵法精要,分析了宋兵与吐蕃军队的优劣,于是决定诱兵出城,在野外将宋兵歼灭。两个人商量多日,派木征去河州城外叫阵,佯装失败,使宋兵出城,再利用吐蕃骑兵的优势,一定能大获全胜。景思立见败将木征来挑战,果然中计,带着6000人冲出城门,追赶木征到河州西北的踏白城,誓要一举荡平木征。
当时景思立不知道谊结鬼章和木征已经合兵一处,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很快被谊结鬼章和木征的2万人马围住,景思立以一敌三,注定这是一场浴血混战。
宋军、吐蕃军队厮杀十余回合,终于宋军被青谊结鬼章的军队彻底包围,鬼章立即发起猛攻,甫一交战,宋军大将王宁便战死。景思立且斗且退,中间也曾一度大发神威以寡击众,打退了吐蕃追兵。思立纵使再骁勇善战,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已经无法挽回颓败之势了!于是对杀得满身是血的介登峰诸人说:”本将军此次定难逃此劫,你们护送韩存宝、李资、景思谊等人赶紧杀出重围,到汴京汇报这次战况,告诉大家我景思立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不,将军,我们要与你一起杀敌!“”不行,一定要活着,不然我就枉死了,这是军令。“一行人无奈,只能骑上战马,挥刀杀出一条血路,在越过河州城时,听到景思立终因寡不敌众,未能冲出包围圈,而阵亡殉国。
青谊结鬼章趁势拿下河州城,将城里洗劫一空,所有的战利品被送到洮州的“行宫“(今天甘肃的临潭有个地方被称为鬼章王行宫便是说的此处)。介登峰等人晓行夜宿,来到东京汴梁城面见皇帝,像宋神宗汇报了这件事的始末,并欲为景思立讨个谥号。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董毡藉此一战之胜,遂复其国,而王师亦不复西矣!”介登峰等人在皇宫外跪了10天,终无所获,于是心灰意冷回到汝州经商。
北宋元祐二年, 青谊结鬼章与宋朝交战兵败,不久后身亡,而洮州也落入了宋朝手中。后来因为西夏介入,洮州很快脱离宋朝统治。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领军征讨洮州,才再度将洮州置于宋朝的统治之下,童贯将“行宫”战利品带回了汴梁,其中就包括鹅颈瓷瓶。童贯回到东京汴梁以后,将战利品拿出去出售。已知天命的介登峰正在汴梁城谈生意,碰到了这次出售,于是将鹅颈瓷瓶重新买回。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灭宋,介登峰带着瓷瓶逃难,到达清凉寺以后筋疲力尽,于是进寺休息,这时,外面突然金兵烧杀抢掠之声。介登峰躲在石像后面不敢出声。金兵过后,烧了清凉寺,介登峰此时已过古稀之年,未能逃出,抱着瓷瓶葬身火海。
1987年,考古队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挖掘出土这个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敞口细颈,下有圈足,颈部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器表满施天蓝釉,光亮滋润,布满开片。
传说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醒后他要求造瓷“雨过天晴云破处”,发誓要让工匠烧制出这样令其着迷的瓷器,最后汝州工匠技高一筹,从此,世上多了一种传世瓷器———汝窑瓷器,天青色釉也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旧楚狂客旧时偶做一梦,得上天明示,遂记此事。
(纯属本人虚构,如有雷同,那真见鬼了。)
201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