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是时候总结一下了。
因为东北的严寒气候,进入12月份之后,在室外零下十几度的空气里跑步多少会损害身体,刺激呼吸道,忽冷忽热容易感冒。为保护健康方面的考量,必须中断室外的活动,改为室内。
室外跑步时,我习惯使用一款叫“悦跑圈”的APP,利用手机的GPS计量距离,根据时间,实时计算出速度,可以详细记录跑步的数据,随时同步到云端,不致丢失。每日、每月、每年的排行榜,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跑步这项运动原来已经风行如斯了,极大鼓舞激励了我的跑步热情。生命不息,运动不止。APP内置的跑友圈活跃着众多跑友,方便跑步爱好者互相交流心得,构建基于共同爱好的友谊。
室内的跑步机自身带有显示面板,上面有各项数据,心率、速率、距离、坡度、消耗的卡路里等,虽然也很方便,但不能同步到手机上,有点小遗憾。这样的话,悦跑圈上的跑步记录会有缺失,不完整、不系统,不能全面的计算全年的跑步情况了。
如果坚持,就不要选择明天跑步,想到就去做,就在今天,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为自己制定了跑步计划,不是心血来潮,胡乱想出来的,是依据2014年度跑步的实际数据,略作调整,全年跑量和单次距离都要高于前一年。今年跑步的目标是总量1000公里,十公里10次,两次半马和一次全马。
乍看起来,这个目标并不显得高大上,平均下来,每月不足百公里,每日顶多三公里,可具体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实在惭愧,目前为止,全年跑量还没完成,详细的数据是830公里,还相差170公里。当然,这个数据不包含室内跑步机的量,而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总量不成问题。
问题出在长距离的跑步。今年尝试了几次十公里,还算顺利,能在一个小时之内跑下来,速度相当不错了。可是,每次跑完,总感觉左侧膝关节疼痛,某个姿势疼痛会很剧烈,所以跑完十公里之后,逼迫自己小心翼翼的走路,尽量避免疼痛剧烈的姿势。疼痛一般第二天便消失了,最长持续到第三天。也曾紧张过,担心会不会是半月板损伤?跑到医院拍了X光,找专科医生详细检查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也就放心了。
膝关节的毛病,应该是2014年单位运动会时受伤所致,修养了大半年也没见好转。
因为身体硬件的故障,导致半马和全马的计划全部流产,也曾试图坚持跑极限距离,到16公里,膝关节实在承受不了,疼痛时间持续很长时间,而且更剧烈,只好半途而废,很是惋惜,只差5公里就完成半马了。尝试那么一次之后就不敢再坚持半马了,尽量保护膝关节,每次跑步之前穿舒适的跑鞋,选择塑胶跑道,做好热身。
渐渐发现,跑量超过6公里,膝关节就开始发出抗议,一瞬间的疼痛,提醒我差不多该收手了。所以,每次跑5公里的居多,很少有超过6公里的,这样也不错,跑步半个小时,快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活动量足够了,人不能太贪心。
我回顾了一下今年的跑步数据,每个月都在跑,这一点坚持的很好,但每个月的跑量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数九隆冬的季节跑步较少,每次的距离也很短,刚刚热身便结束了,这有情可原,毕竟天气过于恶劣,以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嘛。夏天的跑量一下子提高上去,多的月份能到达220公里,平均每天7公里,相当可观。有些月份却也少的可怜,只有二十几公里,大概出差在外的时间比较长,荒废了跑步。出差的时候,因为对出差地的地形、运动场所不太熟悉,因此没有着意带着跑鞋和运动衣服,多以快走为主,一双轻便的休闲鞋足矣,同样也能达成锻炼身体的目的。
跑步的轨迹,多是在单位的塑胶跑道上,膝关节的伤,使我不得不苛刻地选择场地,个别几次是在水泥地面上跑的,都是早晨5点多的数据,大概是因为运动场的大门没有开放,不得已降低场地的要求,先完成当日的跑步任务再说。
跑步的时间,夏季以早上为主,东北的6月至9月,天亮的早,我睡觉很轻,有点亮光就醒来,待着没事就出去跑步吧,而且早上清净,基本没有人和车,不受干扰的跑步是一种不错的休息方式。而冬季则以晚上为主,天气寒冷,知道赖床的好,早上时间显得紧张,晚上却有大把空闲,跑个几公里,微微出汗,回家冲个热水澡,美美睡一觉,结束一天的辛劳。
大体而言,2015年度的跑步计划,除了长距离跑步未按要求达成外,其他的应该是超标准超量完成了。
跑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习惯,逐年增加强度,直到达到身体极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极限也会逐年下降,我不知道自己跑步的极限是在哪个年龄段,也许正在走下坡路,所以,跑步也要只争朝夕。
希望明年有更好的成绩,希望膝关节给力,能完成一个半马甚至全马,这是我梦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