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朵花的福慧

来源:二三娱乐
一朵花的福慧
一朵花的福慧

_____花是有生命的,花虽无言,却自有其生命的表达。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而此刻,我站在花前,看到的便是这些花的福慧。

        人生福慧有如明月,看得见摸不着,拈花所指,一轮明月就在那里,但要真正得到,又是如此高远,需不断修持方可圆满。            道家讲“福慧双修”,修是秉持的一种信念,所以“人有念天必应之,人有善天必佑之。"“念”就是佛家讲的“起心动念”,佛家讲"一念即达十万虚空",其实,讲的就是修持的必要,一心一念都不落空。佛家讲“修行”,修行并非就是“出家”,人生处处是道场,并非只有在庙堂之上。“修行”就是“修善”,“修善”就是修心底的慈悲,“一轮明月照九州”,修的就是内心的光明。修得好的人,心地一定善良,有了“善"就一定会有”真",有了“真"就一定会有”美",真善美是人在修持过程中的灵光内化,也即人们常说的“相由心生”,所以善良的人一辈子都有福慧。

        福是财富,慧是智慧。我们只要留意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一心想害人不善良的人,一辈子既没有福也没有慧,这是为什么?因为,不善良就会折福,长此下去,福没有了,还会有什么智慧?智慧没有了,又如何会有成就?因此,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留住心底的那份善良,有善良就会得欢喜,有欢喜就会得福,所谓“欢喜得福”,就是既要自己好也要别人好,光希望自己好不希望别人好的人,心地一定偏私狭小,路也肯定不宽,福慧也就相对有限,所以,有福慧的人随喜多缘。

        儒家讲诚心正性,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心养性,在在都离不开“心性”二字,心性是根本,而这个根本讲的就是善良。我们经常听人讲“内外兼修”,实际又叫“性命双修”,就是要”内修于心,外修于形”,心性合一,方能得体,“得体”才能得性命,所以做人做事务需得体。从字形上看,“人本”为体,说的是人要尽到自已的本分,左边是人,右边是本,人是他人,本是自己,一体不分,体人体己,才有体面,由此而引发体己恤人的悲悯情怀,所以道家讲“仙道贵生,利物济人”。可见,从”得体”到有“体面”,从务尽本分到受人尊敬,其实每个人对自己都有崇高的追求。可惜现在儒亦不儒,多了许多“伪君子”;道亦不道,多了许多“假道学”;佛亦不佛,多了许多“佛油子”;于是众性无明,一片迷茫,一味迷信,一概迷失,现状若此,着实令人惋惜。

        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修为,人要修才会成人,路要修才会成路,花要修才会成花。这个世界,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在明里暗里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每个人所做的好和所做的坏,在不知不觉间,总会有一种对应的力量在时间的长河里回报给每一个人。因此,只有心怀善念,人人随喜,随喜人人,这样各方信息才会相通无碍,在《心经》里这叫“无有挂碍”,也只有这样,世间的美好才会真正的圆满!

        你看这些不知名的花朵,她的美丽,她的芬芳,她的绽放,她的圆满,都是前世今生修来的结果,从花的缘分看去,这些看似很自然平常的一切,就是一朵花的福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