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不曾焦虑过的一个问题又窜进了脑海,年纪,恋爱,婚姻,不同的是,这次没人催,就是在看过大概类似是讲“婚姻”不能将就的文章;一直自认为很坚定很坦然面对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却说不清是在焦虑什么?
一直觉得“情”这个字很有意思,粗钱理解青涩的年纪动了心,不禁佩服造字的先祖玲珑的心思。
我自来不是一个伶俐的人,又加之过于“内向”,“含蓄”一时倒也算是“救了我”,虽然不精于作文,每每写字,据好友讲“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酸劲儿”,且不论是褒是贬,自从会了社交软件的使用,我在“各种朋友圈”是半个“假文人”无疑了。
说到这儿摸,莫名又是“初恋”这个问题的主场了,“有喜欢的人吗?”“还有联系吗?他现在什么情况呢!”“你到底有没有放不下一个人呢?” ……
可是转念一想,“何为初恋的情愫”我貌似没有任何可以追寻的理由,说到底就是也许想过,但不曾有过,所以我想我之所以看到类似'讲述婚姻、爱情'之类的文章,会有焦虑,大概是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愿意去追寻“一份所谓的柏拉图式精神寄托”,又或者是“柴米油盐的平淡”就在一念之间而已。
其实见怪不怪了!也许在父母身边,父母还有七大姑八大姨肯定免不了替你“操心张罗”,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毕竟年华倏忽而逝,亲人也不想你“太辛苦”,虽然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那反之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也许真的会有短暂的自由,但其实不经意间你还是有可能接触到这种尴尬,所以现在也许想通透了一点点,真正没人督促你但终归还是要面对的事,经常多问问自己,除了“岔开话题”逃避,自己能做什么?
想来青涩的年纪动了心,也许是“依赖”,也许是“欣赏”又或者会是“爱情”,来来去去兜兜转转,生活似乎就是这么按照它毫无规律的剧本,一幕幕开演。
年华总是匆匆倏忽而过,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问问自己一直追寻的意义是什么,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或者会去做什么努力,所有在青涩的年华的点点滴滴只是开始,因为往后的日子,在一步步的前行中,才能领会生活的“真谛”,所以相信“心若向阳,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