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和人生一样,都是靠余味定输赢

来源:二三娱乐

如果一部电影看完在你脑海挥之不去还能带来回忆与思考,那么就一定不要吝啬对这部电影的赞美。传说中这部电影口碑爆炸,获奖无数,非常多的一镜到底,而我只会内心里喊上“666!”激动到无以自己。

这部《爱乐之城》到底好不好看?

我的回答是:真的好看,不过只适合一个人去看就歌唱吧 眼睛眯起来

一、逐梦、爱情

电影情节很简单,在现实里怀揣着演员梦的咖啡服务生与穷困潦倒却依旧热爱爵士保持理想的键盘手。梦想成为女主角的女主四处试镜碰壁,而梦想开一间爵士乐俱乐部的男主不被人赏识。爱情不是男女主走上了一条路,而是一条路上的相遇,男主找到了薪资优越的工作参加了乐队并且开始巡回演出,女主在男主的鼓励下也辞掉了咖啡店的工作而全身心的追求梦想,自掏腰包出演独立话剧。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相遇并坠入爱河,并且难能可贵的是彼此继续鼓励对方去实现梦想。

回归现实,不得不提到《爱乐之城》的导演“米安 沙泽勒”,也是口碑爆炸的《爆裂鼓手》的导演。故事剧情非常俗套,但是导演把这个俗套的故事通过不俗套的演绎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重温逐梦路上的激情与感动……百度一下导演的经历,其实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导演自己的一个自传(《那些年》也可以看做是九把刀的自传)据说早在导演学生时期就有了《爱乐之城》的构想,但是歌舞剧的商业化非常困难,直到导演用《爆裂鼓手》打动了世界之后,才拥有了实现《爱乐之城》这个梦想的机会。

所以《爱乐之城》男女主角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很励志,不如说说这一部奥斯卡14项提名的电影本身就是年仅31岁的导演对逐梦者的最大激励。一个人行走在理想之路上时,所面临的困难除开外界的压力之外,更多的是旁人的不解,孤独而忘情的走着……还有一次次因打击而产生的自我怀疑甚至到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致命的。

女主跟男主说过“我因为喜欢你喜欢上了爵士”让我想到了灌南高手里樱木花道给赤木晴子的表白:“我是真的喜欢……打篮球!”  我以为我看到了结局。因为在大风之中都没有放过的手的2人,但故事的最后却告诉我身边的那个人,是不是你我已经不像当初那么重要了,曾经说过的最重要的话,也没那么重要了……能相互理解 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爱情里可以有牺牲 但有些牺牲会毁了爱情。

二、再不见那夜里 听歌的小孩

《爱乐之城》这部电影就到此为止了吗?

很多人想通过爱情来弥补人生的遗憾,因为年轻的我们不出意外没有事业工作不稳定,未来迷茫。或许只有一份爱情,让自己看上去能让自己看上去“成功”一点,活得更体面一点,但是很多人忘记了,偏偏最能制造遗憾的,就是爱情本身。

逐梦的男女主尽管彼此相爱,但是最后迫于现实而产生分歧,虽然最后女主的丈夫并不知之前在洛城的夜景下陪她翩翩起舞并承诺相伴一生的男主。虽然如此,可命运使然,在男女分开后五年的一个夜晚,女主与她的丈夫被一间俱乐部的音乐所吸引,走进去之后才发现是男主的爵士乐俱乐部,原来男主的梦想也实现了。

台上的男主看到观众席里的女主之后,静静的坐在钢琴前,弹奏起和女主当年相遇时的钢琴曲。这时候全剧最高潮的地方来了,在我以为电影黑幕结束让人感叹的时候……电影火力全开,在余下的10分钟里,让我们看到了男女主的另一种人生可能,如果那时候换一种选择,会不会接下来的人生都不一样呢?不会了,当初记忆里的那个自己,再也不会出现了……

他们的相遇错过,变为拥吻,紧接着热恋、结婚、生子……不仅一起在巴黎共同实现了梦想,家庭还如此美满幸福,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真实。正当沉浸在这种幸福中时,画面回到现实,最后一声琴音落地……台上是男主依然孤单的身影,女主起身和丈夫离开,却在门口前回头望向了舞台,2个人远远相望,相视一笑各奔天涯……就怕这个时候看电影的你们心里想起某一个人,所以我不建议2个人一起去看。

电影不矫情不做作,没有哲理式的句子,女主不需要为了“真爱”抛夫弃子,男主也不需要为了“真爱”颓丧。这部电影让人难受的地方在理想之上,在爱情之上,万家灯火热闹非凡,在你开心的时刻,世界上最懂你此刻喜悦的人却不在,这种心情不能名状,真的是难以言表。

也许,梦倒塌的地方已经爬满青苔,但是「敬那些做梦的人,哪怕他们有点傻。」

三、就歌唱吧,眼睛眯起来

“我再也不会在人生的路上做不成熟的决定,也祝你从今以后都做着你会做的决定。”这是我一直对自己说的,然而现在看来,好多决定还是不成熟,25岁的我并没有比16、7岁的时候更成熟与聪明。

因为我发现,世事无常才是人生常态。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首最近一直单曲循环的歌——《理想三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