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二——分析阅读

来源:二三娱乐

在焦头烂额之间,我终于抽出时间来继续半个月前的读书。
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仅来谈谈我所理解的,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如果你对我前面说的话感到陌生,那么在开始文章之前,有必要做以下说明:我最近在学习如何阅读,而我的“老师”则是一本名为《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

这本书倡导的阅读方法是在80年前第一次被人们熟知,而今天的我依旧能感受到它的实用性。
如果你也希望从字句开始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并有效地提高理解力,欢迎你与我一起开始这篇文章。

在掌握了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上一篇文章)的能力后,我们已能和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相当了。
而分析阅读,在作者看来,是所有完成高中学业的人都应掌握的能力。很明显他估计错了,因为我就是个典型的反例,这也解释了我看书进度如此之慢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阅读层次中,作者给出了一系列阅读的规则,这里的规则不是圈住人的条条框框,而更像是辅助读者的阅读技巧。

再者,这些规则可能放在典型的小说中效用并不太明显,如果你像我一样想借一本书验证自己阅读能力提高与否,不妨选择一本对你来说有难度,不那么容易理解的书籍。

最后要说明的是,由于作者生活在上世纪的美国,所以书中给出的案例和论述于我来说已是晦涩难懂,我尽力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对这些案例和论述进行还原。

在真正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应该用检视阅读完成了系统略读的动作,对于作者、主题和全书架构有了大致的概念。

下面我将分析阅读的十一个规则全数罗列,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将这些规则穿点成线,让分析阅读成为一个连贯的过程:

第一阶段——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规则一:(最好)在开始阅读之前,找到一本书的类别。
规则二:用单句或最多几句话叙述一本书的内容。我们似乎很难对一本我们费力理解又高深难懂的书,作出诸如一句话概述的简单工作,但我们却可以用小说做练习。练习中我们无须刻意遵守规则,只需记住这样一句话:找到故事主干,其他的都是插曲。
规则三:找到构成一本书架构的重要章节。
规则四:作者写作时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而我们要在书中找到这些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作为读者,我们找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后来的阅读中找到问题对应的答案,绝非在找到问题的过程中分析作者的心理。

第二阶段——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作者如何写出来的?
规则五:找出重要的词语,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六:找出关键的句子,理解其主旨。如果我们真的理解主旨,那么我们就有能力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出来,或者提出适用于该主旨的真实/虚构的例子,而不仅仅只是口头转述。
规则七:从相关联的语句中找到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规则八:(与规则四呼应)找到作者问题的答案。

第三阶段——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规则九: 评论之前,确定已经完全懂了。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同意也是无礼。
规则十:即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也要理性地表达而非无理地辩驳。如果只是打乒乓球式的争议,那么即使争议结束,双方依旧坚持己见毫无受益。
规则十一:在评论之前,找到支持自己的相关理论基础。

在串联起这些规则之前,我想借用书中一句话用以再次警醒各位读者——
这些分析阅读的规则是一个理想化的阅读。没有多少人用过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
这些规则只是衡量阅读层次的理想标准。你是个好读者,也就能达到你应该达到的阅读层次。

阅读是一个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和争论来提高自身理解力的过程,我们应该虔诚且辩证地对待一本书,而不是带着功利心地急于从有限的阅读中获得无限的效益。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自己都要看不下去了,提高效率赶紧消化完这本书然后用在真正的阅读中。
哈哈哈哈哈哈嗝,我的朋友圈都毕业了,而我还在……改论文……
头发都要掉光了,生发防脱欢迎推荐……
明天也要加油生活呀,晚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