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道官途,亦医亦官,医人医国,正气凛然

来源:二三娱乐
《首席医官1-13》

在喜马拉雅上,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这部437集的长篇巨著(原书13本),却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在每一个上下班的路途中与闲暇的等待中,它为我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这部小说有两个地方特别吸引我,一是中医题材,救死扶伤之心;一是官场政治,为人处事之道。

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写的是,初出茅庐的曾毅凭着祖传绝技和中西医兼修学养,在高手如林的医学界脱颖而出,仅用三副中药便解除了省委书记夫人冯玉勤的病根,备受青睐,被破格聘请为省医疗保健专家组专家。

上任后,他大显才能,连续治好多例著名中西医专家头疼的疑难杂症,并以高尚医德赢得中外患者敬佩,与政界、商界、军界、警界等诸多名人结下不解之缘,成为莫逆之交。

曾毅治病颇有大将风范,对于疑难杂症每每出奇制胜,艺高人胆大。他的望闻问切功夫几乎出神入化,一望而能断人生死;他的针灸技术和正骨技术常化有行为无形,无招胜有招,令人啧啧称奇。连顶级国医大师也对他青眼有加,着意提携。

此后,他亦医亦官,医人医国,左右逢源,救死扶伤,淡泊名利,众望所归,逐渐成长为国内中医界翘楚,真正的首席医官。

小说情节设计扣人心弦,几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后都是以曾毅凭借着中医本领与政界人脉除恶扬善。也有人说,这就是一部没有刀光剑影的金庸武侠小说,还真是贴切。令人感叹的是,1982年出生的作者谢荣鹏对于中医知识与政府机构之间的权力人脉关系都非常了解。为此,我特别去搜索了作者的访谈,希望了解他的中医渊源。节录如下:

“中医元素贯穿全文,因母亲生病自学中医

割腕少年:另外想请教,谢先生对中西医有此研究,是个人兴趣所致吗?可否为我们广大网友透露一些领导们也在重视的养生之道?

起点银河九天:从小就对国学有兴趣,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研究,对中医开始研究,是因为母亲生病,大医院看不好,只好自治了,这才翻阅了很多医书医案。

关于养生之道,我觉得可以看看中医大师陆广莘、邓铁涛、李可老的。相信会有帮助。

yuki831022:请问作者谢荣鹏,有中医基础嘛?

起点银河九天:不是医学科班出身的,只是读过一点中医方面的书。

迷路白勺猫:另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中医都是假的,作者对中医是怎么样一种看法呢?

起点银河九天:中医经几千年而至今存活,存在就是必要。

嘻嘻:作者是中医的拥护者么?看病是去看中医还是西医?其实中医已经觉得挺特别了,医官更是觉得特别了,愿闻其详啊~。

起点银河九天:拥护,但不迷信,近两年看中医多一些。

ronnie1e:超级喜欢银子的首席御医,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更新,并且我把你的医案做了记录,想知道你的医案出自何处。银子加油,多多更新~~~

起点银河九天:大多都是名家医案里的病案。谢谢支持。

迷路白勺猫:这个话题我喜欢。《首席医官》的这个副标题我很喜欢。请问内容是有很多涉及到中医吗?

起点银河九天:中医这个元素贯穿全文始终。”

转自半壁江中文网,主持人冷的像风(原标题《专访作家谢荣鹏:官场中有多大能量 就办多大事》)

看到访谈,才发现原来作者中医知识来源于母亲生病后自学的结果。怪不得对这部作品这么着迷,原来是与我和中医的结缘有相似之处。

听完这部小说,我觉得主人公身上除了运气的成分,有很多闪光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不忘初衷,矢志不渝。曾毅年仅24岁,就治愈了许多大国手都无从下手的疑难病症,这是他能够跻身官场,结交权贵的敲门砖。然而,师出同门的师兄却为出路所迫中途易辙,改学了西医,虽然也坐上了院长职位,但是与曾毅的成就却无法相提并论。很多人都是如此,在面临抉择之时,往往忽略了我们追求的初衷,与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是迫于生活生计,什么都做,却难有成就。曾毅的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他也做官,走仕途,然而仍然保有中医的大理想,做官救人与治病救人道理相通,然而却能造福更广。

二是保有自我,刚正不阿。面对权贵,能够做到不卑不亢,不趋炎附势。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沉着,随机应变。这都是本书的看点,虽然知道是小说笔法,但是还是叫人直呼过瘾。同时,也告诫自身,遇事不骄不躁,遇人谦逊稳重。

三是慷慨出手,广结善缘。曾毅能够结交如此之多的上层人物,很多情况都是偶然发生的,如果不是仗义出手,就不会得到省委第一夫人冯玉勤的赏识,如果不是仗义出手,也不会和军王之王翟荣泰结缘。因此,机会往往就在身边,但是我们没有为善之心,也会与机会擦身而过。同时,也体现了曾毅艺高人胆大,不怕事、不躲事的豪迈性格。

喜马拉雅阿陈演播的版本声情并茂,人物性格揣摩理解深刻,是非常好的有声版本。对于故事情节性强的作品,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