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燕的成长轨迹为主线,写在大山里长大的60后、70后女孩的命运。
宋家湾山坡上的米家,昔日里八口人熙熙攘攘挤在一起,房间不够,爷爷和绍鸿只能在厨房里搭张床。如今,平常的日子里就只剩下三口。开学以后,米燕在初中住校,周末才回来,家里就只剩下米会计和老伴,老房子显得空荡荡的。
开学那天,米会计破天荒地地换了身干净衣服,对米燕说:“我送你去报名。”米燕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小学五年,父亲从来没有去过自己的学校。现在自己大一些了,父亲居然照顾起自己来。
米燕抱着那个古老的木头箱子,跟在爹爹后面,不声不响地走着。
这个小箱子是父亲早年上私塾的时候用过的,大概是桐油漆的,已经泛黑,开关的时候还会嘎吱嘎吱响。不过,铰链却是很漂亮的古铜色,不像现在的家具,用的是那种简易的毫无美感的铰链。父亲肩上扛着一袋子米,走在前面。这是给米燕交的口粮,米称了重,换成饭票,米燕以后就用饭票去食堂打饭吃。
走着走着,米燕突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爹爹的背有点佝偻了,头发也有点变灰了。米燕一下子有些难过,鼻子都酸了。她算了算,是啊,自己已经13岁了,爹比娘小两岁,今年也50整了。
“爹娘都老喽。”米燕在心里叹道。她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
中学离米燕家很远,从宋家湾的山坡下来,先要顺着公路走大概5公里,走到乡政府附近,然后再沿着土公路,走大约1公里半以后,才能看到中学的屋角。听大人说,学校的前身是沈家祠堂,文革的时候,被砸了牌位,祠堂充公做了学校。一共有4排平房,两两相对,中间的大院落,正好用来做操场。
米会计交了粮食,又带米燕报了名。他客气地跟老师说:“孩子小,不懂事,以后就要麻烦老师替我管教了。”生平第一次,米燕没有欠学费;第一次,不用自己怯怯地去教师办公室报名。米燕心里暖暖的。
报名处的老师指了指北边,告诉米燕,初一的宿舍是右边第一间。后天正式上课,就要住下了。
女生宿舍看起来好像不属于这个学校,单另的一排三间小屋,孤零零地矗立在北边的小土包上,分别住着初一、初二、初三的女生。床分上下铺,每一铺睡两个同学。
米燕一进寝室,就看见宋芝正往最里边的上铺床上放东西。“米燕,咱俩睡哈。我把床占好了,这个位置不错,靠里,安全。”宋芝看见米燕,拍拍手上的灰尘说。宋芝的本家小叔在这儿读初三,他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宋芝就是坐他的自行车来学校的。
她们安排好床铺,米会计找了几块砖头,帮米燕把她的小箱子支好——米燕的箱子太小了, 没办法直接放地上,那样太低了,取东西不方便。米燕扫了一眼,女同学们的箱子,都是大红油漆刷过的新崭崭的,只有她的,黑不溜秋的,夹在别人的中间。她的心里,又隐隐地自卑起来。
正式上课了。如今没有了米军一同上学,宋芝也坐她小叔的自行车了,米燕觉得自己好孤单。她左手拎着母亲给她炒好的一搪瓷缸咸菜,右肩上挎着二姐米香几年前给她缝的书包,一个人走在漫长的上学路上。偶尔一声汽车喇叭,惊得正专心走路的米燕差点跳起来。
米燕家里没有钟表,母亲每周一看天蒙蒙亮就把她叫醒。她迷迷糊糊地醒来,机械地拎着菜缸子往学校跑。有时候到了学校,刚刚早饭时间,她就可以喝上一碗粥再去上课。若是到了学校已经是上课时间,她就只能熬到午饭的时候再吃东西了。即使不吃早饭,冬天天亮得迟,米燕还是会迟到,为此,她在大雪纷飞的早晨,不止一次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外。
被罚站的,自然不止米燕一个人。大家不是只站着,手里要拿一本书,站着复习。凛冽的寒风吹过,手冻僵了,连书页都翻不了。
不过,对米燕来说,这没什么。迟到了,就该被惩罚。米燕最怕的,还是夏天。
虽然一年到头,米燕都会有挨饿的感觉,可夏天里最厉害。夏天天长,早晨半缸子稀饭,到了中午,饿得头昏眼花。女生宿舍隔壁的小商店里,早上会有新炸的油条卖,可是,米燕从来没去买过。她的每一分钱,都得留着应急。上中学了,经常要买个参考书练习册什么的,她可不敢随便花了口袋里的那一块两块钱。宋芝偶尔会买一根,有时候还分给她一点。那油条的味道,真是好吃。米燕在心里想,有一天自己有钱了,要买好多好多油条来吃。
即便那么饿,可是中午吃饭的时光,却是最煎熬的——米燕打二两饭,浅浅的一小平碗,却能从里面挑出十几二十几条虫子来。每次打完饭,大家都先把虫子捡出来扔了,然后开吃。可怜的米燕,从小就超级害怕软体动物,每次大家已经挑拣完呼呼啦啦地吃完了,她还在反复一遍遍地翻。等到她终于打算吃的时候,饭已经凉透了。倒上开水泡一下,有可能又漂起一两条虫子来。
午饭和晚饭,都是这样。每次吃完,米燕都觉得胃里不舒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不吃难道让自己饿死?
这个时候,米燕特别羡慕学校的教师、两个炊事员还有教师子女们:他们吃的是小锅里喷香的白米饭。
普通学生,吃的是大锅饭,米是粮站卖的最便宜的那种三等米,或是发霉了的、长虫了的。米燕一直不明白,父亲当初给自己送来的,可是家里种的上好的米啊,那些米哪儿去了呢?
除了吃饭这件事,米燕在学校里还是很开心的。她学习上没有什么压力,除了宋芝,她又结识了几个新朋友。大家天天一起嘻嘻哈哈的,自由又快乐。
晚饭后,她们结伴去食堂打开水回宿舍,然后再去井里舀些凉水兑着,洗脸泡脚。那口井深极了,经常只有半井水。大家只好轮流趴在井沿上,伸长胳膊去井里舀水。米燕个子小,胳膊短,够不着的时候,就会有别的女同学主动帮她。
大家舀好水,一路打打闹闹泼泼洒洒地往回走,金色的夕阳温情地照在这一群女娃娃身上,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写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是我的夙愿。沐儿感谢您的阅读和喜欢。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