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书笔记 | 乌合之众

来源:二三娱乐
读书笔记 | 乌合之众

——我很担心这本书会像《巨婴国》一样被“消失”。

之所以有读这本书的冲动,是因为现有越来越多的各种群体,如“键盘党”、“五毛”、“公知”等,还有社会各界的“反日义士”,以及以前的群体行为“砸国人买的日本车”,在“中国人民绝不答应”鼓励下的冲击在华韩企等群体行为,以及更远一点的各种运动中的个人表现。

而且,在营销方面,各种口号营销的成功,“送礼就送脑白金”、“一铺富三代”、“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有着正常智力的人一旦进入了群体中,他们的行为会什么变得如此低能和暴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观点迥异的“键盘党”?这本书有很多的观点,但缺乏例证,不过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书中的观点,所以结合历史上和生活的生动的例子来看这本书,你会频频点头称是的。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群体行为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很多看法与作者的看法也是一致的,但是作者看得更深刻,阐述得也更充分一些。

一、群体的一般特征
1、目前的时代便是这种人类思想了正经历转型过程的关键时期这一。构成这一转型的与他们个基本因素。 首先是宗教、政治和社会信仰的毁灭。其次是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各种发现,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和思想条件。
2、群体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3、世上的一切伟人,宗教和帝国的建立者,一切信仰的使徒和杰出政治家,甚至是一伙人里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他们产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十分可靠的了解。
4、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法律和制度对他们产的作用是多么微不足道。
5、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职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特征。
6、我们有意识的行为,是主要受遗传影响而造成的无意只的深层心理结构 的产物。这个深层结构中包含着世代相传的无数共同特征,他们构成了一个种族先天的禀性。
7、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者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
8、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 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9、进一步说,单单是他变成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的这个事实,就能能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向步。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 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
10、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的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11、种族的基本特点是我们产生一切情感的不变来源, 它也总是会对群体的急躁、它们的冲动和多变产生影响,正像它会影响我们所研究的一切大众感情一样。
12、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13、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 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
14、群体的这种夸张倾向,常常作用于一些恶劣的感情,它们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遗传的残留。
15、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 出言不逊,信誓旦旦。
16、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用暗示的办法加以诱导而不是作出合理解释的信念,历来都是如此。
17、专横和偏执是群体有着明确认识的感情,他们很容易产生这种感情,而且只要有人在他们是间煽动起这种情绪,他们随时都会将其付诸实践。
18、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
19、它们的反叛和破坏行为的爆发总是十分短暂,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对它们撒手不管,它们很快就会对混乱感到厌倦,本能地变成奴才。
20、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为何是这样?这不过是因为我们从原始时代继承了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孤立的个人在生活中满足这种本能是很危险的,但是当他加入一个不负责任的群体时,因为很清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
21、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在第二卷,作者重点说了决定群体意见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是种族、传统、时间以及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等。但作者提到的直接因素就很有意思了,好像是在现场鼓动群体的一些因素如形象、词语和套话,有些很值得关注的观点:

执政府和帝国的具体工作就是用新的名称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重新包装一遍,这就是说,用新名词代替那些能够让群众想起不利形象的名称,因为它们的新鲜能防止这种联想。
统治者的艺术,就像律师一样,首先在于驾驭辞藻的能力。

其它的一些直接因素还有幻觉、经验、理性。然后,谈到了群体领袖和一些惯用的手法如断言、重复和传染。

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

这种传播技巧和方法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商业上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公费一个是企业掏钱而已。

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有点毛骨悚然。因为多少人无意识地在各种群众运动中死去,如果他们能意识到待在一个群体中是多么地危险的话,或许他们会保持一丝警惕和清醒,这一点对我们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作者是法国人,他的观点是个人的能力过于强大,导致信念的沦殇和民族精神的瓦解,这个条件在我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政府很大,个人权利很小,不用担心这样。但是民族的老化与衰落也是个客观规律,需要以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吸收其它优秀的文化以提升,改变,以立于不败之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