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集合10篇)

来源:二三娱乐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1

前几天是小年,我上网查了一下小年。小年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它是中国整个农历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在有些地方(如上海),人们习惯上把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我们过小年跟过大年一样,都是两家在一起过,那天下午,我们全家洗漱完毕,赶到弟弟家去过年,到了弟弟家弟弟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小年有没有晚会在电视上播”?这我也解释不清楚,“应该有吧。”我回答道,弟弟说了一声明白了,于是跑到他的房间里玩去了。

我们吃完一顿美味的水饺后,我想到了一个好玩的——放鞭炮。于是我和弟弟下楼买了摔炮,擦炮,那晚我们玩的可高兴了,只不过弟弟太调皮往我这边扔了一个鞭炮,吓了我一身冷汗,唉!不愧是弟弟呀!

慢慢的时间到了十点钟,大人们吃完了饭,走下楼来,又到我们离别的时候了,我依依不舍的坐上车,爸爸妈妈无情地把车开走了,本来还想玩一会儿的,但是爸爸妈妈不同意,要我回家睡觉,我本来不困的,但是一上车就睡了起来,呵呵。

祝大家过一个,快乐喜庆的年,我在这里给同学们拜年了!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2

过小年,到处都有放烟花的,但是要问哪里的烟花最美,那当然要数市政府放的烟花了。

所以我、姐姐、表弟、爸爸、妈妈、妗妗和舅舅一起去东区看烟花。到了东区,还没开始放烟花。但路上、楼上已经挤满了人,挨挨挤挤,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们都仰着头等待烟花的开始,可是只能看见一排排的孔明灯升上天空,好像一个个红色的小星星。突然,只听“咚”的一声,一个美丽的烟花惊醒了黑暗的夜空,接着,从地上又蹿出十几条“青龙”在空中扭动着白绿相间的身体,渐渐消失在夜空中。“青龙”刚刚销声匿迹,笑脸、铜钱、圆圈陆续升上天空,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一个个美丽的烟花好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大花在空中开放,颜色各异,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有绿的,有白的;形色不一,有的像菊花,有点像百合,有的像五星,有的像闪电,有的像水草,有的`像花蛇;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四角星形的,有的是五角星形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宽,有的扁,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美丽的礼花引来了人们一阵阵的惊叹——“哇塞”“太美了”“好漂亮”……欢呼声,赞叹声伴着发射礼花的“咚咚”声冲上云霄,和着硝烟渐渐的散开,向远方的夜空飘去。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像毛毛虫一样的礼花,它一开始和普通的礼花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像一朵朵大菊花一样,是鲜艳的绿色,当它的光亮渐渐消失的时候,便会“哧啦、哧啦”的像小蜜蜂一样出现一团黄色和白色的小星星,星星渐渐变暗,一条条红色的光点却越来越亮,衬着礼花的烟雾,好像一棵灰色的树上吊着一条条红色的亮晶晶的毛毛虫。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3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年。一大早就听到了鞭炮声,意思是除夕不远了。

我看着窗外:哇!许多行人正在购买年货。每个行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我不禁感到兴奋,又急着拉着妈妈加入人流。真的是“飞虎不在了,玉兔回来了”。我们即将迎来兔年。所有兔子形状的商品都被视为吉祥物,挂满了街道。兔子灯笼,兔子娃娃,兔子窗花,兔子头饰……琳琅满目。就连路两边的路灯也没落后多远,于是就打扮起来,挂上红灯笼,给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走了很长一段路,眼睛很满意,同时满载而归。我妈妈回家后,许多客人来到我们家。我们品尝美食,一起过除夕!

早上,我在家做作业。下午,我叔叔带我和妹妹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回家,父亲对我说:“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晚上,我们会去奶奶家吃饭。”我问爸爸:“什么是小年?”爸爸说:“小年也叫祭厨节和王厨节。年轻的一年是新年的开始。

在去姥姥家的路上,父亲给我讲了小年的民间传说:灶神本来是天上的星星,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被玉帝贬到人间,成了“东方大厨”。他坐在家家户户的厨灶前,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都会把家里的善恶告诉玉帝,让玉帝赏罚他。祭灶时,把祭糖放在灶神的嘴上,让他在玉帝面前不敢说坏话。

当我到达奶奶家时,我发现桌子上有一袋芝麻糖。看来奶奶要把它放到灶神嘴里了。看到叔叔、娘娘和哥哥都在,大人进厨房帮奶奶做饭,我和哥哥在客厅玩。晚饭前,父亲放烟花,闪雷,我们八个人围着桌子开心地吃着“年夜饭”。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4

“小年”这一天,我过得可真愉快又充实啊!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雄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下午又在鸟巢边的冰雪王国度过了欢乐时光。快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故宫博物院又叫紫禁城,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这座居住过明清24位皇帝的神秘宫殿。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追忆,看过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宇,走过一级级玉石砌成的台阶,摸过一扇扇精心雕刻的楠木窗框,听过一段段悲欢离合的宫廷故事,联想起放假前看过的纪录片《故宫》,那段历史仿佛就浮现在我眼前,我好似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人物,穿越回了600年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紫禁城里的宝贝可真多啊!有高高在上的大龙椅,有美轮美奂的首饰盒,有灭火用的金水缸,还有冬暖夏凉的黑金砖。但在这些众多的珍品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和殿里“允执厥中”这块匾。它意味着“诚信、执着、掌控、中庸”。这是乾隆皇帝亲笔踢给儿孙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认为,这块匾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旧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做一个“允执厥中”的人,应该是年轻人努力的方向。

下午滑雪时最快乐的当然是从高高的雪滑梯快速飞落的那一瞬间了。凉风呼呼地划过脸庞,头发四处飘扬,我尽情地喊着,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快活极了。有快乐自然也有困难了。最困难的要数拉着笨重的大雪圈沿着湿滑的雪道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过程了。我摔倒了好几次,但我没有放弃,也没有请求爸爸帮忙,完全靠自己的坚持,勇敢地登上了雪滑梯的最高处。滑下来时,妈妈关切地问:“宝贝,摔得疼不疼,爬得累不累?”我扬起通红的小脸,自豪地回答:“一点也不疼,没有辛苦的付出怎能享受到成功时的喜悦呢?”

上午的参观让我回味历史,大开眼界;下午的游戏令我身心放松,开怀大笑,这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5

俗话说“腊月廿四,送灶过小年”。听爷爷说我们江南过年有个习俗,“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团子。

腊月廿四,我跟着奶奶学包团子。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粽叶晒干待用。爷爷把滚烫的开水倒进米粉里,然后用力搓啊捏啊,揉了好长时间,把米粉揉成一块大米粉团。爷爷说多揉揉,米粉才会变得很糯。奶奶乐呵呵地示范:“先看我包一个吧!”说完,奶奶就把大米粉团分成一个个小米粉团,然后把小米粉团搓圆,再捏成很可爱的'小碗形状,把拌好的馅放进“小碗”里,最后把口子合上。这样,一个团子就包好了,像一个小巧玲珑的桃子。我心想:这太简单了,简直是小菜一碟。结果,我搓了半天,米粉就是不听话,怎么也搓不圆。我又费了好大劲,小碗也捏得歪歪斜斜。合口子的时候,更是狼狈,馅儿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老“溜出来”。好不容易做好了一个团子,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葫芦。奶奶说:“没关系,继续做。”我做了一个又一个,也做得越来越好,最后一个团子做得和奶奶几乎一样。爷爷把做好的团子放在晾干的粽叶上,开始上火蒸。蒸团子也是一门学问:团子之间不能挤得太紧,否则会黏在一起,蒸的时间和火候也要恰到好处,否则不是生的就是糊了。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团子就出笼了,我很有成就感。

我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做团子呢?”

奶奶说:“团子和肉圆代表团团圆圆。”哦,原来这美味还有深刻的寓意呢!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6

明天小年就来了,小的时候这一天要盼着吃麻糖呢———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我猜测,也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无论如何,春节的年味是丰富的,这要比西方的圣诞节要排场的多,要深刻的多,可以说,春节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节!从小年开始年味渐浓至初夕夜走向第一高潮,到正月十五迎来第二个高潮,初夕夜迎神的那一刻,有多少礼花绽放?有多少爆竹燃放?有多少人围着旺火仰天乐?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7

今天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农历腊月23、24或25。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我家是这样过小年的:

我们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过的小年。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以前,爷爷是我们家的大厨,现在,爷爷老了,做饭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妈妈和姑姑的肩上。。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就在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奶奶说:“过去的习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过小年的。”听奶奶这么说,妈妈笑着说:“这都是迷信,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团员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们拿了有这么好的机会团圆呀!

听爷爷奶奶说今天吃的这么丰盛是因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异口同声的喊:“这都是迷信!妈妈听了笑嘻嘻地说:“这虽说是迷信,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信念。还是不能够丢的!”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8

腊月二十三,麻糖把嘴粘。清晨我含着圆圆甜甜的糖瓜,想着在浙江务工已七个月的爸爸,下午就要和我见面,心里格外的甜,伴随着时钟一分一秒的滴嗒声,门开了,我扑入了爸爸的怀抱,爸爸说我长大了,随后又征求我和妈妈的意见,说奶奶今天给他打电话,有点哽咽,爸爸想去和老两口一起吃顿晚饭。我懂事的点点头,经过半小时的颠簸,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了奶奶家的大炕上,爷爷握着爸爸的手,苍老的脸上滑下一颗泪珠,奶奶拿出炸好的鱼,肉丸,还有给爸爸留着的腊八粥,大家计划着一会儿吃完饭,再陪我用扑克“拉火车”。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我们此刻的温馨,村主任右手提着一个大包装袋,左手还抱有一摞粉色的宣传单进屋了:“老石,今天镇里开会说新型病毒有蔓延的趋势了,你们防火队的同志,帮忙贴宣传单,再把这些消毒液和口罩发给贫困户,还要往你家小卖部西侧墙接两个宣传喇叭。”说罢,他又转身对爸爸说:“你再和你爸妈稍坐几分钟,没什么特殊情况就早点回家去吧!明早我们村口准备拉隔离带。另外,你回城了,也得主动和村委会登记一下。以后就宅家吧。”爷爷看向奶奶,一脸的失落与无奈……

几分钟后,老两口已经把很多的菜,面,水果等,硬是塞满了爸爸车子的后备厢,车缓缓驶离村庄,我探出脑袋,回头看去,爷爷奶奶依然佝偻着身子站在风口,一动不动,回头再望向爸爸,只见泪水在他眼里不住地打转。我有点懂但又有点蒙,干嘛多半年才相聚却又如此匆匆别过?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9

昨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中国的小年,我在家里过了一个难忘的小年,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小年的早上,奶奶一大早就包了好多汤圆,然后烧了一大锅开水,等水开了就放进包好的汤圆。汤圆在锅里滚啊滚,终于鼓着圆滚滚的肚皮浮出了水面。奶奶盛了三碗汤圆放在桌子上,又把三双筷子放在汤圆旁边。过了好长时间,奶奶又把汤圆和筷子收了起来。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奶奶说:“我们在过小年,过小年要把汤圆给灶神吃,这样灶王才会在天神面前替我们说好话。”我说:“为什么灶王在天神面前会替我们人说好话啊?”奶奶说:“因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灶王都要到天神那里告诉天神这一年谁做了好事谁干了坏事。”原来是这样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后来爸爸回来了,奶奶又成了几小碗汤圆给我们吃,细看熟透的汤圆,晶莹透明,捎带褐色。白糖隐约可见。我用小勺舀起一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馅就流出来了,吃着汤圆,想着奶奶说灶王的事,我问爸爸:“世界上有灶王吗?”爸爸说:“世上其实没有什么神仙,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寄托而已,希望来年我们全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我点点头。这次的.小年真让我难忘,我不但吃到了香喷喷的汤圆,还知道了过年的一些习俗。

小年作文600字左右 篇10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农历二十三是北方的传统小年,按习俗该吃饺子了。于是,妈妈、妹妹和我就准备开始包饺子啦!

包饺子的过程还挺复杂,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有5步。

第一步是准备食材。因为我们很喜欢吃素馅饺子,所以,准备了鸡蛋、韭菜、白菜和粉条,当然,还有包饺子必不可少的饺子皮。第二步是剁馅。把准备好的韭菜和白菜洗净晾干,把粉条泡软,把鸡蛋搅匀备用。把晾干的韭菜和白菜切成细小的碎块,粉条煮熟后也剁成细小的碎块,鸡蛋边煎边搅碎。第三步是和馅。把剁好的韭菜、白菜、粉条和鸡蛋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再放上香油、蚝油、盐,然后顺着一个方向用筷子搅拌,直到饺子馅满屋飘香为止。第四步是包饺子。饺子皮放在手心,放一勺馅在中间,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捏紧,就成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很像一只胖胖的小白猪。第五步是煮饺子。水烧开后,把饺子放到锅里,开锅后加一勺凉水,盖上锅盖煮,开锅后,再加一勺凉水,再盖上锅盖煮,开锅后,再加一勺凉水,开盖煮。三起三落后,饺子就熟了。

全家坐在一起吃饺子。香喷喷的饺子加上腊八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大人们还吃一两瓣蒜或者辣椒,爸爸喝上一两口小酒,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这次我第一次包了很多饺子,吃起来格外香。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东西是最好的,要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