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没有骸骨的公墓

来源:二三娱乐

文/兰舟酱

只有穿过人山人海的中山陵,绕过青翠的钟山,才能来到这个寂寞的烈士陵园。它始建于1932年,因埋葬过二战中国战场上牺牲的中外飞行员而保存了下来。在1937年8月14日的笕桥空战中,国民党军队创造了击落敌机6架,本方无损失的记录,蒋介石把这一天定为空军日。后来,江山易主,8月14日也不再是节日,只剩下静静躺在这里的飞行员们和每年来给他们献花的祭奠者。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依然记得他们以血捍长空的壮举。

跨上几级台阶,我们就能看到中国、美国、苏联空军战士们的石雕塑像。那时,他们共同战斗,共同胜利,共同牺牲。共同为中国的抗日,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陆续埋葬于此地的牺牲空军中有870名中国军人、2197名美国军人、237名苏联军人和2名韩国军人。我们能看到,在张爱萍题写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后,是很多巨大的黑色大理石,那上面刻着这些烈士们的名字和生卒日期。这些大理石端然矗立,像一面面黑色的船帆。

竖立在这里的还有一排排空军烈士们的墓碑,这些年轻的英魂如今静静地比邻而居。有很多埋葬在这里的中国飞行员是航空的学生,当年是雄姿英发的天之骄子,曾和国立中央大学的女生们联谊,是众人仰慕的对象,但战争开始之后,从航校毕业到最后牺牲,这群空中精英们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6个月。

右首第一碑属于被誉为“空军战神”的高志航,1937年,他任第四航空大队的大队长,年仅30岁的他首开中国空军击落日机之先例,后击落敌机多架。同年11月21日敌军空袭机场,他壮烈牺牲。如今他和他的兄弟们都留名于此。

这里还有阎海文的墓碑。这个年仅21岁就牺牲的孩子,壮烈到连日本人都为之敬佩。他在飞机被击落跳伞后被敌人包围,他拔出手枪击毙五个敌人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中国无被俘空军”,这是他死前傲世的遗言。

令人痛心的是,烈士们的骸骨没有被保存下来,第一批埋葬在此地的烈士们被1937年侵占南京的日军抛尸荒野,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飞行员遗骨,则在1966年8月再次被红卫兵破坏,他们依据的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最高指示,最终,现在只留下这座只有名字而没有任何遗骸的墓园。

作为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重要纪念,这里在2005年,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后,渐渐得到较好的修缮。南京政府开始重视这里的保护,与往日相比,这里已经有很大变化——墓碑重新修整和排列过了,还新建了航空烈士纪念馆,这点让人感到些许欣慰。

这里就是没有骸骨的公墓,比起许多地方的抗日英雄纪念馆,这里是太安静了。有很多很多安静的英雄啊,只有时光能给他们以公正的评价。在这里,我只能献一朵花,希望英灵们得到一丝慰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