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翟天临学术不端已经实锤,请问年轻人:“学术”去哪儿?

来源:二三娱乐

常言道:“学不得法,累死牛马;学习得法,成名成家。”

对于古典文学这个传统学科,自上个世纪已经不断涌现出王国维、章太炎、闻一多、朱自清、刘大杰、高亨、杨公骥、张松如、陆侃如、钱钟书、季羡林、余冠英、王季思、朱东润、王元化、季羡林、郭预衡、启功、霍松林等一大批名家。进入新世纪,不断有前辈名家谢世,媒体多次感慨:“现在已经不是出大家的时代”,然而有文字留下先生们的治学心得,得以让后代学子通过这些文字了解他们的治学之要,从而按图索骥,不断前进,缩短与他们的距离,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古典文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所处时代中心任务,更好地传承千古圣贤相传的诗词文心之美!

为了方便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爱好者,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领域的硕士、博士同学更好地了解古典文学学科领域学界名家的治学方法,编者利用2019年春节的时间从数千篇文章中精选了这近300篇关于学术方法的经验文章,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第一人称的夫子自道之文,部分文章是这些学者的学生或骨灰级粉丝所写,相当程度上复原和再现了学术名家的治学风采和治学诀窍。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翟天临的学术不端已经查实,笔者深刻感受到,我们还有更多的人可能在学术规范方面的养成上还需要功夫,这其中就离不开对前辈治学经验的揣摩,离不开对前辈学术成果的涵泳,离不开稳打稳扎的基础训练。否则,不管我们做了多少功夫,都是表面功夫,经不得推敲!

近几年的一个综艺节目叫爸爸去哪儿;其实,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应该经常自问:学术去哪儿?

我们的年轻学子也应该经常自省:学术去哪儿?学习去哪儿?

难道我们只能将手机当成微信专用设备?将电脑当成游戏和追剧专用设备?

在这个时代,呼吁回归书斋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是编者还是期望年轻的学子们回归经典,回归学术大家,多多学习前辈们的经验,多多体会他们的治学方法。

本书之编成,得感谢《古典文学知识》等杂志相关专栏刊登的精美文章,感谢傅璇琮、周勋初、程千帆、张高评等一大批学术名家的相关治学门径、治学经验文章。

由于所选文章刊源不同,风格不同,导致阅读过程中可能有不同感受,恳请各位读者谅解;各位读者也可借此对这些文章的作者治学风格、撰述风格有所了解。

本书是重庆工商大学第2批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项目青芸经典传习社2018-2019年度阶段性成果,感谢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处,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的领导、老师、同事、同学等在工作上对我个人和团队的支持。

本书期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的重要参考,如果有读者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些帮助,得到一些成长,则作为编者的辛苦付出也算有所回报了!

谨以此文与诸位读者共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