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编教师,转行做文案策划,获得新生
1.为什么转行
许多人听到我辞掉在编教师工作,转行做文案策划,第一反应是我疯了。
的确,教师这一职业在大部分人眼中都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每天两小时的工作量,却拿着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处于人际关系最简单的校园,最重要的一点——有寒暑假。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关于我做教师的经历,已说得太多,在此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我关于教师行业的回答)
总之,这份让世人艳羡的工作,却让我心力憔悴,郁郁寡欢,差一点儿患上抑郁症。
不管是从自身健康考虑,还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我都必须离开,否则,我离开的将是这个美丽的世界。
然而辞职容易转行难,离开之后的去向又成了困扰我的一个新问题。
2.转行去哪儿
大学时,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期刊写手,接触了几位期刊中介,其中有一位期刊老板和我合作了半年之久。
与其它合作过的中介需要催促提醒才打稿费不同的是,他总是按时甚至提前结算稿费;遇到忙不过来,来不及清算稿费时,他就让我自己把稿费算好,然后直接打到我支付宝账号上;碰到写的稿子难度比较大时,还没等我说什么,他就主动提出给我加稿费。
所以当我考虑转行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投奔这个好相处的“神仙老板”,毕竟这年头找到一个好老板,比找到一个好老公还难上一百倍。
由于我刚入职就停止写稿的原因,在我找他之前,我们已经有4个月没有联系。
可当我表达了我想去他公司就职的想法之后,他很爽快的回答了我:你什么时候能入职,我给你留个位置,你很负责,我很放心。
但出于种种现实原因,从第一次沟通到我真正辞职离开又耗费了一学期。
这半年,我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我身处地狱时,我看哪儿都是天堂,而当我离开地狱时,却发现天堂也不过是人间。
同理,当我想要逃离教师行业却又缺乏勇气,瞻前顾后,迫切需要一份新工作来证明自己时,刷盘子的工作在我眼中也是好工作,可等我交了辞职申请书,离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时,我才发现,这份工作与我并不匹配。
如果我就这么不经思考的入职,无非是从一个地狱,跳到另一个地狱。
就算要轮回,也得去人间走一遭。
只是,属于我的人间在哪儿?
3.我的职业规划
离职前的两个月,我都在有意识地寻找关于转行的信息。
偶然有一天看见一篇文章,说根据冰山模型来分析自己跟工作的匹配度,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有成就感的工作。
冰山模型图
如图所示,冰山模型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表象和潜在两部分。
冰山表象的内容如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学习后天习得,而潜在的价值观、性格特质及动机则在成年后很难被改变。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知识和技能的匹配是工作的准入门槛,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在工作中所能达到的高度却是由冰山潜在的内容决定的。
对照着冰山模型的潜在部分,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价值观上看,我喜欢自由大于稳定,从性格上看,我是内向性格的人,能够从独处中获得力量,喜欢书面表达胜于口头表达。从动机上分析,我是成就感动机,喜欢创新性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渴望被关注,被认可,难以忍受重复性强,繁杂琐碎的工作。
我的潜在特质就注定了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而满足我成就感动机,具备创新性,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有很多,我又该怎样去甄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哪一个呢?
文章后半段解答了我的疑惑:发现自己的天赋,利用自己的天赋做出选择。
天赋说起来很玄,似乎离我等凡人有着八万里的距离。
但实质上天赋也有四种外在表现形式:表现效能、本能、成长以及满足。
说得更直白一点:我们喜欢做,愿意做,没有报酬也要做,在同等时间内比别人做得好,相信自己总会做成功,做了会满足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天赋所在。
按照这个思路思考,我终于发现了我的天赋:写作。
从未接触过的题材,我看几篇范文,基本上就能写出一篇70分以上的文章。
从大学开始写文章,哪怕无人问津,哪怕没有一分报酬,也要坚持写,写到现在,已经写了八十万字。
虽然至今读者仍然寥寥无几,但相信自己总会成为网黄。
写的文章被别人夸奖表扬时,会有成就感,还会傻傻地把别人夸奖的评论截图下来保存,回味。
……..
当写作天赋和工作相联系,我确定了我的目标工作:文案策划。
4.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转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
虽说之前写过不少文章,但期刊过于学术,公众号文章又过于自我,这些都和文案策划的关联性不大,转行几乎从零开始。
但好在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
不会,可以学。
学习文案,把《爆款文案》看了两遍,总结公式套路,举一反三,日常练笔,终于写出了一篇被业内人士认可的文案,算是基本达到了文案的合格线。
做的文案笔记
而策划的学习就没那么容易了,相比文案的有迹可循,策划的逻辑性和变通性以及全局思维更强,仅仅依靠书本的学习,无异于是闭门造车,提升终究有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为了学习策划,我收集整理了2000份策划案例,通过看案例了解策划逻辑,营销过程。
2000份案例中的一部分
技能的习得相比知识的学习,于我而言,难度倍增。
做文案策划,PPT,PS都得会一点,而这两样恰好是我的弱项。
如果说写作是我的天赋,那么动手能力就是我的短板。
学习PS,需要放慢到0.75倍速,翻来覆去的看,还得做详细的笔记,才能加以理解。
当我学习PPT的时候,我变聪明了,不再直愣愣地傻学,而是去收集 了300多份PPT模板,然后根据模板学习,节约了很多时间。
ppt模板很实用
虽然学得很慢,但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能成长,也算是不负今日了。
5.现在的生活
看多了裸辞一时爽,辞完火葬场的文章,我从离职前两个月就开始投简历,想要让两份工作无缝衔接。
中间也收到了不少的面试邀请,但考虑到异地面试的成本,最终均未去参加面试。
辞职前一个月,我把招聘软件上面的信息全都屏蔽了,想要等离职之后再开始找工作。
可当我真正离职之后,我紧绷的一根炫松懈下来,反而不再那么饥不择食地投简历找工作。
现在我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醒来去菜市场买菜买花买水果,回来看会书,做午饭,下午学习PPT,PS ,晚饭后散会步,睡觉之前和老公互相督促着看会书。
周末和老公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畅聊未来......平淡却不乏味,充实却不紧绷,温暖又惬意。
这人间,原来值得我活下去。
6.我想要的生活
7月中旬准备开始找工作。
刚入职,工资可能会低很多,工作强度肯定也会大很多。
这些我都有心理预期,也都能够接受。
每一种选择都有取舍, 我做出的是当下最想做的选择罢了。
我知道想要离职转行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不愿妥协,不愿将就的人。
那就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和我,都能过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