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实人,你可知社会欠你一个公道?

来源:二三娱乐
老实人,你可知社会欠你一个公道?

坐在火堆旁,任听七大姑八大姨地讨论家长里短儿,再怎么热闹,也无心参与。因为过年再一次回家,再一次听爷爷讲起以前的事,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身为农村家庭的孩子,爸妈背井离乡在外打拼,支撑家庭,大多被爷爷奶奶照顾。于是爷爷的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爷爷是个老实人,没有念过一句书,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没有在他身边的时候,十块当成一块的用的时候多的是,人性本善,可有的生意人专挑老实人欺负,他们如此尚可说得通,陌生人嘛,凭什么在乎你那么多。可偏偏作为百姓衣食父母官的村长,书记,也选择了在那个物资贫瘠的年代压榨老实人。爷爷回忆起来跟我讲,当时村儿里划分土地,修建房屋的时候,宽大敞亮的肥田沃地都分给了"精明能干""能说会道"之人,而那些不起眼的犄角旮旯,种红薯玉米产量低下的类似荒地的土地自然就分给了有着一肚子苦水却说不出,不敢说,不知道怎么说的老实人。

回到爷爷年轻时候的年代,我爷爷有一个哥哥,老实的本性似乎基因里面就注定了。于是一家子老实人就被挤在了一起。那地方是一座大山腰,地势低洼,视野所到之处都是乱山坡,据爷爷所说,当时修房子最艰苦的不是上山背大石板,下山背泥土沙子,而是人生存最不能或缺的水资源,要知道,水资源好的地方一定是大家伙儿建造房屋的必争之地,显然的,没有选择,他们只能在那里把房子慢慢地修起来,至于饮用水,爷爷每天早上起来上山去到最近的邻居家,等上半个小时左右,细小的水管就能把两只大水桶注满。之后,走山石路一路颠簸回家,大概能够剩下一大半的水就已经不错了,全家省着点用,勉强凑合着用一天,第二天早上又是如此。这种情况大概维持了十多年,等我爸长大了,学会了一些勘探水源,凿井的技术活儿,家里的用水条件才慢慢的有所改善。老实人,在哪里被欺压,都无处诉苦,准确的说是不知道怎么诉,不知道怎么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公道。

当时的百姓生活普遍十分艰难,老实人在那个年代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每天的劳作得不到应有的粮票布票,爷爷奶奶为了供养两个孩子和老人,不得不大晚上的替有钱人家干苦力,有的时候需要到城里买卖东西,也全都是靠人力,脚力。有一次去城里买盐,去的时候那个富人家就给爷爷他们一行人装上一大背篓的大红薯,保守估计一百多斤吧,从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打着火把走,下午才能到城里,路上就是带两个烤红薯作为干粮,卖完红薯以后,就去批发市场买一大背篓的食盐。整顿好所有的一切,天早就已经黑了,住不起旅馆,当然了,富人们也不可能给你住旅馆的钱,他们就住在通往城里的那座大桥底下,天微微亮又起身回家。就这样一次往返的苦力,可以为家里换得两张粮票。就为了那两张小小的粮票,付出的代价是我现在体会不到的,记得曾经问起过爷爷背为什么那么驼,他只是说年轻的时候养家不得不卖命。现在每次看到他弯弯瘦瘦的身影就想到他曾经无数回背着重重的货物来往村儿到城里,现在坐着大巴车可是三个小时的车程啊。老实人只知道老实的干活卖命,却不知道很多人还欠他们一句对不起,社会还欠他们一个公道。

苦了我的爷爷,苦了可怜的老实人。

好在老实人实干,勤劳,凭借着一双手日夜劳作也打拼出了一个虽不富裕却也温暖整洁的小家庭,养育出了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人。上天也终于给了活了一辈子,却苦了三辈子的老实人一个还算幸福美满的"老实"的晚年。身为老实人并没有错,可是社会就是这样,嘴皮子好情商高的人更容易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作为老实人并不奢望能像他们一样,但最基本的公道难道不应该给吗?

讲底层百姓的故事,揭露不公与丑恶,发掘温暖和感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