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中的“小确幸”,都是这么来的

来源:二三娱乐

昨天母亲节。不知从什么时候,国人开始重视这个节日了,并且愿意在节日里去做些什么。

刷下朋友圈,晒自己与妈妈合影的、送妈妈玫瑰的以及感恩母亲的话语随处可见。这,或许是件好事,但或许不尽如人意。

说它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很多人只是单纯跟随潮流在朋友圈大发一通感慨,而事实是很多妈妈们没有朋友圈,并不清楚孩子们发表了什么;说它是件好事,则是因为至少大家愿意将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愿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为她们做点什么……这就是“仪式感”的魅力,至少妈妈们感受到了被关心、被珍视。

现如今,各式各样的节日将我们一年切割成若干小块。中国的、外国的节日,像端午节、母亲节、520、七夕、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多的数不胜数。国人越来越珍视它们,“仪式感”似乎也越来越重要。


生活中,我们需要这些仪式感吗?

当然需要!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堆积起的平凡日子里,“仪式感”就是那一抹明丽的光亮,会驱散些许枯燥、无趣,让生活绽放出异彩。

生活中的“小确幸”,都是这么来的

远离故乡在外打拼,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工作一天,再度过漫长的通勤时间,穿过弯层层林立的农民房,终于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小窝。倘使一个人在家,便顾不上吃饭。进门拖完鞋,就瘫倒在床上,想昏睡过去。不见得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但疲累的感觉却蔓延全身。这里的家很小,没有厅,卧室就是活动场地。要坐,还不如躺着吧。半小时过去,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东收拾收拾,西磨蹭磨蹭。

打开台灯,昏黄的灯光瞬间洒满房间。心底的那些情绪仿佛暂时被封冻起来,柔软的光亮直抵内心,带来些许慰藉;再打开音响,任音乐在房间流淌,听着听着似乎也不那么累了。它们简单质朴不昂贵,但却能实实在在提升“仪式感”,会让你觉得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如果只能选一样东西,你觉得哪个最能驱散孤独感?有人回答是地毯,有人说是一瓶红酒,有人则说是一间书房。情绪的变化太过纷繁,快的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掌控,细微到不知道因何而变。通常,那些能直击心底,温暖自己的,多是一些微小的东西。比如,一件提升生活品质的好物、与好朋友的深夜卧谈、出门前精心捯饬的小淡妆、一句恰到好处的关怀或赞美……它们不见得多昂贵、多么惊天动地,但却能提升“仪式感”和幸福感,温暖我们的内心。


“仪式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有可能是一种习惯、一种心态。比如,绝大多数女生可能都抱怨过自己的男朋友不够心细、不够体贴、不懂浪漫。情人节来了,没花没礼物;下一个节日来了,还是如此……曾有好朋友跟我抱怨自己谈恋爱四五年,从没收到过花。于是,在某个节日,她自己跑去买了一束送给自己,满足了自己的小愿望。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算是个蛮普遍的现象吧。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女生势力、要求多,也不是男生吝啬,不愿意去做,而是他们缺乏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因为,在很多男生眼里,买花送巧克力是很不务实的行为,他们觉得没有意义。并且认为,心里想着你就好,干嘛捯饬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呢。可是,换个角度看,我们买东西不是一定要实用才去买的。生活,也不完全是拿着实用这个标杆来衡量的,总有一些东西是感性的,无法用具体价值去衡量的。难道被鲜花点缀的房间,面对着美好的事务,不会让你的心情更舒畅吗?


人都是讨厌一成不变,渴望变化的。而仪式感,恰巧是提升幸福感的利器。每个姑娘都想过上精致、小资的生活,殊不知这也是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累积起来的。对待生活,我们要有仪式感,要怀着一颗期望、热情的心,但也需要自己努力去经营。它们不一定需要很多钱,但是却需要投入长久的精力。也许,你随手帮妈妈打印的照片,她都欣喜地珍藏好久;朋友外出旅游,从远方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亦可让你欢喜个不停……

愿我们都能茁壮成长,满怀仪式感,经营好自己的小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