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到图书馆虽然早了会,但是没有经验,没有抢到我心目中的完美座位,被俩个小女孩抢了走,这次特地早到3分钟,然后跑着占座,上来瞅了瞅周围,好像没有人要和我抢,然后傻傻的笑笑,真的好傻。
一、学习任务
1、练字5天(行书,一次一篇)
2、呼吸系统(视频➕题)
二、阅读写作
1、阅读:《少有人走的路》
2、写作:《路》、《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人与物质》
三、休闲娱乐
1、电影:《印度合伙人》导演:巴尔基,主演:阿 克汗•库马尔、拉卡迪•艾普特
2、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导演:珊达·莱梅斯,主演:艾伦·旁派,帕特里克·德姆西
3、健身:1次(单车)
4、游泳:一次
周书
《少有人走的路》是上周用半个小时读了一半的书,之前听说过的书,与其他通俗哲学类有些区别,又区别不大,因为最近病人多些,工作比较忙(第一次用工作忙当作借口,希望也是最后一次),竟没时间读完,这周一定读完。
这本书说实话并不是很喜欢,是一本简单的心理咨询书,看的多少有些无趣,讲对待孩子的教育及家庭关系的处理,多半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变相的逃避,而我正在竭尽全力刨析自己,所以看着有点烦。
摘抄:1.这就像单纯“生命”——live,如果颠倒过来,就变成“邪恶”——evil。
2.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人类有两大本能:一是生存和发展的本能,二是摧毁和杀戮的本能。
周影
周想
这周上了夜班,如果和往日的夜班一样,倒是也没什么好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死亡1人”,第一次吧,之前也遇到过病人离开,不过身边多的是医生和护士,我需要做的除了协助抢救也只是站在一旁看着,这一次是我跑到病人身旁,只有我一个医生,我故作镇定的拍打着病人的肩膀,学着其他医生的样子,喊着病人的名字,表面上我的表现还过得去,我知道我的内心还是无措的,家人放弃抢救,然后看着病人心率变慢,呼吸变浅,逐渐离开这个世界,家属称之为解脱。
如果有一天,我不能自理,成为家人的负担,我一刻都不愿在这个世界上多待,然后捐献器官,安然离去,众人安好。
有不止一次的质疑,我是不是正在与这个社会背道而驰,我是不是总钻在书的理想世界,而忘记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可是这样讨生活的生活有什么意思,是不是没有能力的人就不配拥有自己的个性。可如果真要等到无需顾他人的想法,任凭自己想怎样的时候,是不是我也就不会想怎样了?又有几个人会理解,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同身受,有多少人在忙着工作,好不容易休息的时候玩玩手机,又有多少人会思量我到底要怎么样活着,我害怕我太过理想主义,又害怕我再也不会理想主义。
记得许知远采访李安的时候,李安说过一句话“中国大部分人,一方面被捆绑在职业追求上,一方面被捆绑在社会不安上”,我觉得很在理,自上周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我要活成什么样子?我该如何去做?”现在没答案,以后说不定会有。
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命题是之前想好的吧,为的就是怕周记没话扯,记得之前看到一句话,“我们要练习写作,到最后,没话说也能找话说”,好了,扯远了,自我介绍一下吧。
寸言的灵感来自于一为朋友,他告诉我,把我的名字想成了一句话“只言身在寸亭”,我姓谢名婷,他将我的姓拆了开:言、身、寸,我当时看着诶呦,不错哦,之后想笔名的时候想到这个典故,想了半天,寸言好像不错,有分寸的说话,不能不说话,也不能说的太多,掌握一定的分寸,毕竟祸从口出的古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寸可以警示自己,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应该有分寸,是不是可以为我的机智点个赞嘞,哈哈。
平淡是生活的本质,每周在提醒自己要接受平淡生活的同时,还要提醒自己的内心不要放弃躁动,真是矛盾体+1+1+1.
快过年了,不知是心冷淡了,还是年味淡了,都感觉不到过年的感觉,你们呢?是在期待与亲人的团聚,还是一日还是一日的正经工作?不过我觉得年味还是由人创造的,因为以前人们盼着过年,能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可现如今不需要等,想要的明天就可以拥有,想吃的下班就能去吃,所以年味是不是被我们给弄淡了呢,无从所知。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
寸言
2019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