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之前的小孩主要依靠游戏积累日常单词,通过儿歌(如SuperSimpleSongs)和动画片(如Big Muzzy、Peppa Pig)进行输入,目标是掌握最基本的1000单词。这部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下的内容适合5岁以后的小孩,也就是小学生。
首先说方法,因为方法是相对简单的。针对听力输入,分为精听和泛听。两种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泛听主要涉及材料和时间安排,精听则需要一些简单方法。具体来说,
选择小孩至少能听懂60%以上的材料,将材料分为3-5分钟一小段,采用“321”的方法输入。先听3遍,在听的过程中对于听不懂的地方,尽量去猜测其中的意思。然后再阅读2遍,这个过程可以快速查询不认识的单词。阅读完毕后,再听1遍,这次基本能听懂。第一小段完成“321”的输入后,再进行第二小段的输入,如此循环直到完成这个材料。
“321”只是一个参考,每一步的反复次数可以调整,比如简单点的材料可以听2遍读1遍。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一鱼多吃”,同样一套材料,既练习了听力,又提高了阅读。
其次是材料。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才是最难的。因为遵循“i+1”的原则,所以选材也是因人而异。大体上,泛听的材料最好能听懂80%~90%,精听的材料能听懂60%~80%。而且材料还要是小孩感兴趣的,所以基本以故事为主。每个小孩对不同故事的感兴趣程度又是不一样的,故使用的材料也会有些差异。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通用的推荐材料:
第一阶段
入门的材料可以选择《典范英语》(初级难度)或《牛津阅读树》(初级难度)。这些都是分级材料,根据“i+1”原则找到合适的级别开始。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以上书籍都可以在各大购书网站上买到,相关的音频也能在喜马拉雅或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找到。当然也可以求助万能的淘宝。
最后是时间安排。按照“海量”的定义,最低要求也要保证每天2小时的输入。这个要求特别高,所以至少是每天1小时,周末超过2个小时。平时在家时,拆分成半小时泛听,半小时精听。泛听放在吃早餐和晚饭的时候。精听则安排在晚上学习时间段。其实如果小孩真的能听懂,而且对故事感兴趣的话,他会喜欢上泛听的。类比想想一下,哪个小孩不喜欢听中文的故事呢?
再补充两点。关于阅读,我个人特别推荐使用Kindle。Kindle的其他好处我就不说了,最重要是它自带电子词典,能非常迅速的查询单词。关于听力,可以买个小的蓝牙音箱来连接手机播放,效果会好很多。
总的说来,方法听起来并不是很难,但难就难在家长的投入和小孩的开始。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需要Practice。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维七的杂货铺(ID:dimension7777)。分享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作者:维七,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小学数学老师,终生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