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盘点| 2016年值得一看的医学书籍

来源:二三娱乐

《科学可以这样看:抑癌基因》

[英] 苏·阿姆斯特朗 著;向梦龙 杨桓 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09-01

推荐理由

《抑癌基因》一书讲述了发现p53基因的故事,并阐述了人体细胞癌变奥秘的核心。《抑癌基因》不是干巴巴地引用基因教材,而是结合实例,选取真实的案例,为读者介绍癌症基因的发生、发展与防治。p53的突变极易造成癌变在家族中遗传,本书不仅限于实验室,而是带领读者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研究冈比亚的发霉花生与肝癌的关系,去巴西南部与遗传性癌症的家庭见面,去更多的国家——从中国到伊朗,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洞察p53的工作机理。

《未来医疗》

埃里克·托普 (Eric Topol)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5-1

推荐理由

享誉全美的医疗预言家埃里克·托普在《未来医疗》中,为我们展示了医疗领域创新的憧憬,分析了在开放的大数据时代下,无线医疗技术将从医疗服务、医患关系上颠覆自古以来的家长式医疗,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医疗革命。以高科技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医疗模式,将赋予患者更多的自主权,为个体获取医疗数据、积极参与医疗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实现疾病预测预防,为走向医疗民主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颠覆性医疗革命:未来科技与医疗的无缝对接》

[匈牙利]赫塔拉·麦斯可,Bertalan,Meskó著

大数据文摘翻组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推荐理由

一位医学未来主义者赫塔拉·麦斯可对未来医疗22大发展趋势的深刻剖析,深度探讨创新技术风暴下传统医疗模式的瓦解与重建。

《基因组科学的甲子“羽化”之路:从人类基因组测序到精确医学》

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编

于军,任鲁风,杨宇 等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推荐理由

堪称基因组计划与精准医学的框架导航图,可供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和基础医学、检验医学工作者以及对精准医学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阅。

《移动医疗:智能化医疗时代的来临》

[美] 唐娜·玛维,[美] 唐娜 J·斯洛文斯琪 著

王振湘,杜莹婧 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01

推荐理由:

洞悉移动医疗技术对医疗行业的颠覆与重构,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新常态、最佳商业模式、创业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基因密码》

[美] 凯蒂·麦基西克 著

钟扬,黄艳燕,刘天猛 等 译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推荐理由

轻松诙谐的语言,配上富有想像力的漫画,展示决定“你之所以成为你”的全部的基因秘密!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互联网+下的健康医疗产业革命》

许利群 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01

推荐理由

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谭铁牛,以及多名国内外医疗专家和信息通信专家共同推荐的精品图书,本书作者是千人计划专家,具有对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领域发展战略的深刻洞察和国际化视野,以及带领团队在端到端系统(包括可穿戴及便携式设备、APP、云平台、业务应用等)设计研发并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提供O2O服务等方面的丰富实践。

《精准医疗》

陈枢青 著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01

推荐理由

《精准医疗》一书是当代医疗界最前沿的医疗知识普及,它告诉你医疗诊断的精准、医疗治疗的精准、医疗预防的精准是未来医学的最高追求;它告诉你一切医疗的精准都以基因测为基础,以医疗大数据为辅助;它告诉你一切疾病都与基因的突变有关,肿瘤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它告诉你什么是易感基因;它告诉你如何在现代环境与快节奏下保持基因的健康;它告诉你如何看待同药不同效、同病不同治的道理等等。

《医疗革命:大数据与分析如何改变医疗模式》

[美] 克瑞莎·泰勒(Krisa Tailor) 著;刘雁 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01

推荐理由

在本书中,作者从设计思维的视角,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将医疗保健业引入体验经济的方式。在体验经济中,患者角色将转型为医疗产业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从而成为自身健康的积极参与者。泰勒女士创新性地构想了一种由大数据和分析学驱动的新型医疗体系,在该体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与生理疾病受到同等重视,患者转型为医疗业的“消费者”,整个体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为我们提供独一无二的个人化医疗体验。

《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喻子牛、邵宗泽、孙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推荐理由

由我国从事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的综述论文组成,反映了我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过去、现在,并指出了未来尚需研究的方向。共分为真细菌基因组(包括人畜病原真细菌,农用真细菌,环境真细菌,冶金、食品真细菌基因组)、古生菌基因组、真核微生物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方法五个部分。

《互联网+基因空间》

罗奇斌、陈金雄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预售时间:2016年12月

推荐理由

无论是基因测序技术,还是个性化医疗,都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测序技术的飞跃发展,检测成本的大幅下降,都为其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产前无创筛查到肿瘤的个性化用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宽,作为传统治疗与健康管理方式的革新,也毫无疑问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本书从互联网、基因科学、大数据等方面揭示了这个市场空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值得阅读和借鉴。

更多权威有趣的基因行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基因空间”(微信号:gene_worl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