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是闻名日本的号称“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多年研究与经验之作。
我看书时也会写记录,但严格来说,其实算不上笔记,因为我只会把出彩的,有意义的语句记下来,不尽详实也不会有任何自己观点。
讲一点点我读书笔记方法:首先小段的准备记的,当时就随手记下来,大段的,在笔记本上只记录多少页。
其次读书时不想停下来记的,就用不同类书签做记号。
再是直接用手机拍照。最后再回过头来比对这些标记摘抄。
到看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算是脑洞大开,作者把做读书笔记这件人人都知道的事做到极致,方法详尽周全。
文章分为五大章,主要讲了四个方面内容:选书,购书,读书,活用
作者先从选书,购书讲起
去书店前列购书清单,清单从报纸,书评,广播,杂志上选取。感兴趣的深入了解。避免到了书店眼花缭乱,出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情况。
读书
有时读完一本书,让你讲文中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却一句话都讲不出来。貌似看了很多书,却没有深刻印象,更谈不上深刻理解吸收。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当的做读书笔记,不但加强记忆,在以后翻找起来时,也能有的放矢。
而读书做笔记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利用标签边读边写
标签分为通读,重读,标记,回过头来再看时,径直看做标记的部分即可。
2/ 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例如普通线,波浪线,圆圈,区分重要性,专用名词等,方便重读时加深理解记忆。
3/ 读书笔记主次突出
将书本主要信息书名作者等记录下来,再加上摘抄,自己的感想,因为感想很可能在你看书那一刻深刻分明,不记下来或许就稍纵即逝。
4/ 通过摘抄促进对书的消化
有人看书喜欢节奏感,摘抄要停下来,认为浪费时间,并且打断了看书的兴致,阅读速度下降。
但是记录一遍,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理解。试一试,说不定就发现一个好方法。
5/ 寻找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好书能激发人思考,看书过程中因某句话激起了想法感悟,要及时记录。以书为媒,激发了自己的思考,脑力激荡过的思想才收获颇丰。
6/ 剪报式读书笔记
不是指把好好的书破坏了,剪成窟窿。而是利用和书相关的书腰,信息卡片,书签,买书时自带的小册子等,粘贴在笔记本里,利用和书有关的事物记录,翻开看时,直观形象,加深大脑印象。
7/ 复制粘贴以备重读
现在影印都很方便,对一整个页都是精髓的文章,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复制下来放在读书笔记中。
8/ 重读书评以加深思考
我有浏览之前写的书评的习惯,有时候它会勾引得心血来潮去重读那本书。就是书评唤起的记忆,想要对当时的观点再深入了解一下。
9/ 经过时间沉淀的精华
做好标记的书过段时间再粗略翻看,有些会选择重温,有些直接放下。冷静下来沉淀过依然能够吸引你的,才更有价值。
10/ 笔记塑造生活
不可能所有书都有重读的欲望,这时候读书笔记就起了作用,重拾对这本书的了解。
而认真做读书笔记,会有什么好处呢?最后的活用,即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是输入转化输出的最好方式,也会引起人们重读一本经典书。
笔记是写书评的一个重要参考。
做笔记时要多样化,善用各式检索标签,查找方便,杜绝“想不起来”的情况。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最后,作者细致到加了附录:“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告诉读书哪些文具上手好用,有什么特点,使用体验。
大概也只有把读书笔记做到尽善尽美的作者,才能有这样细腻的心思,把切身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读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