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个世界级畅销书作者说过:小心你所说的话,它会成为你的血和肉。
是什么决定你说什么样的话呢?是你的社会经济地位,你的职业,你的爱好,你的性格,等等,决定了你是谁,而你就会自然而然说“谁”的话。
很多人是模仿者,说一些从老师、家长、朋友等那里听来的话。最典型的就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了,最常说的是什么样的话呢:
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将来找个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
你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你以为你家是开银行的吗?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
我不得不承认,追求稳定工作是大多数人的愿望;没有钱买孩子喜欢的东西,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社会上的确有很多骗子。。。。。
但遗憾的是,如果我们以上面的态度去回应,以那样的语言去教育孩子,我们得到的结果,恐怕是非常糟糕的,甚至是我们根本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有用的人才的”(意思就是培养好的雇员、老实的公民的),但学校,或者老师,没有教给孩子如何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如何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如何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的,所以,那些早点离开学校的人,如盖茨、戴尔,很多很多这样的人,仍然可以成为富可敌国的人——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校教育,而我们的家长仍固执地以为,上个好大学,就能怎么样!
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吗?当然不是,你可以给孩子如实地说:妈妈没有钱,买不起什么。但孩子会怎么想呢?孩子会认为赚钱是很难的一件事,孩子看到你上班赚钱,经常顾不上家,却只有那一点收入,孩子就会觉得要努力工作才能赚到钱,而且不能照顾家人也是很正常的——错了吗?没有错!但不是好的回应态度。永远不要说买不起,没有钱这样的话,要问孩子,也问自己:如何才能买得起,如何可以赚多一点的钱。让孩子明白,钱和时间不应该是冲突的,赚钱的意义在于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告诉孩子要花时间追求“自由”,而不是“稳定”。
和更多的人交朋友,而不是把陌生人都当成“骗子”。这个也许是最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保持开放的心胸,接纳更多的人,与人为善,告诉孩子要主动认识人,真诚待人;虽然有一些坏人,但不要贪图小便宜,一般是不会受骗的。
小心你说的话,它会成为你的观念,你的血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