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大学你需要知道的痛点和坑(六)

来源:二三娱乐

小周是个漂亮又开朗的女生,平时大大咧咧,酷爱运动、主持,是个文艺分子。他的男友是他同班同学,由于男生很关心他,随叫随到,她脾气不好时会哄她开心,于是他们刚开始交往的很顺心。可时间长了,小周发现这个男友太“黏人”,自己去干什么都跟着,还不允许自己总跟自己宿舍姐妹在一起,她也发现男友很少和哥们在一起。他们也沟通过这个问题,但俩人每次都因为这事闹翻。而且男生已经开始对她有不客气的言语攻击,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已经让小周无法再忍受了,但想起男友的好又有些不忍心,希望男友能改掉自私和无所事事的缺点,她还愿意继续和他交往。但分分合合多次后,最终选择了分手。他们也各自又都有了新朋友。令小周没想到的是,男友新交的女友非常喜欢他的性格,而且一交往就是1年多,好像也没有要分手的意思。既然已经过去了,小周就不再多想了,现在只想好好学习,争取顺利毕业了。

爱情的距离就犹如两只刺猬的距离,太远会冷,太近会扎。美好的爱情是需要给对方多些空间的。其实每段恋情都可以总结为因为不相同不了解而吸引,但因为了解了不相同而分开。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两个人真的不合适,理性地早点分开对彼此都是解脱。如果你真爱一个人不要勉强他(她)为你改变,总有人是你的Style,做更美好的自己吧。

4月的一天上午10点学校安保处把小雪从班级里叫出来,让其配合派出所对一起绑架事件进行调查。在调查问话期间,也联系了小雪家长。家长比较通情达理,表示愿意配合学校和派出所进行调查。小雪同宿舍女生也把得知的一些情况进行交代:由于校园里有个男生小井和小雪在同一高中,以前追过小雪,曾经对小雪死缠烂打。考进同所学校后,小井想让小雪做其女友,但小雪没有答应。于是小井开始言语侮辱小萌并到处散播她的坏话,致使小雪非常恼怒,但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制止他。可这时同宿舍小丽说了一句,不如找人打他吧,让小雪产生了找人吓唬他的念头。最终由于小雪联合其外校男友在校外绑架了小井,并对小井进行了人身侮辱,经由小井母亲报案,小雪和其男友被派出所拘留。随后学校也根据相关规定对小雪做了开除学籍的处理。由于小井在校时对小萌的言语侮辱证据不足,没有对小井进行任何处理。

也许有不少同学在为小雪报不平,为她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犯法的做法感到惋惜,也为其好友煽风点火,没有给予及时劝阻而感到气愤。小雪平时不张扬,也没有违纪现象,她会有今天的结果是大家都未预料到的。所以这个真实的案例希望告诫同学们无论有什么难解决的事情,第一时间要冷静,寻求学校帮助,同宿舍同学更是不能火上浇油,唯恐天下不乱,避免再度发生自毁前程事件。

小王有天晚上去附近网吧上网,晚上9点多时发现脚下有个钱包,随手捡起来离开了网吧。出门后打开钱包,里面有200元现金和一些发票。小王把200元取出后把钱包扔到学校宿舍后面的垃圾站了。第二天失主找到网吧寻找钱包,通过派出所调取录像,查到小王拿走了钱包。因为有身份证登记,于是联系到学校老师,希望小王把钱包还给失主。警察找到小王时,小王很尴尬地说明了情况,找借口说因为之前自己的钱包也丢过钱,被人扔了,当时也不知怎么的有点小报复心理,就弄个恶作剧,认为捡走就算占了个便宜,忽略了失主的心情。当警察继续追问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不知道有摄像头吗?不记得自己丢失钱包的心情了吗?这样的事情是很理所应当的吗?他答不上来了。小王随后见到了失主,共同寻找一番后未果。派出所出面调解,认为遗失在前,够不成盗窃,所以让他俩私下解决。后来失主带着威胁的口吻问他怎么解决。最终小王怕失主总纠缠他,他把自己价值1800元的手表作为补偿给了失主。

小王自以为捡了钱包神不知鬼不觉,占点小便宜,不用负任何责任。但纸里包不住火,一旦被发现不仅更难堪,还让自己损失更多。我们年幼时就知道“路不拾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怎么长大反倒忘了呢?虽然看起来小王没有偷盗的行为,但已经是一种偷盗心理的开始。因此作为大学生首先要为自己的思想负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心里坦荡才能拥有更阳光的人生。

肖是一个有追求的学生,在学业和学生干部工作上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实际的成果并不理想,在工作中经常因为人际关系的困惑,失去工作的动力。肖所在宿舍在纪律和学习上表现良好,但是他和寝室同学的关系并不和谐,平时经常独来独往。肖表示他不喜欢寝室同学的作风,感觉他们幼稚、无聊、生活没有动力,和他们在一起太平庸太平凡。而事实上肖寝室的同学比较循规蹈矩,基本没有迟到旷课的现象,成绩也过得去。肖眼中真正的友谊是:1、几个“兄弟”总是在一起,行动一致。2、衣着打扮入时,才是拿得出手的。3、沉默寡言,默默无闻,帮老师做做表格,给同学办理学生卡、准考证,都没有技术含量,而拉帮结派有一群兄弟,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很显眼,才能做大事。4、学校的事情都是幼稚的,去酒吧,和社会青年混迹一些投机倒把的小生意,挣到钱才是成熟的,有技术含量的。

小肖已经不是大一刚入学的学生,现在成绩下滑严重。经过辅导,小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接纳寝室同学的特点,同时结交了一些在学校可以彼此勉励的朋友,课堂出勤有较大的进步,听课状态也比过去更好。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你是否质疑过你心中对友情的定义?是否质疑过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其余班委在学校处理的似乎是没有难度的事情,但他们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做出了实质的贡献。而肖的行为只是在消磨时间,有时候甚至没有尊重自己的形象和顾及自己的学生身份,不但没有推动的贡献,反而是负面的影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发展,被人所瞩目,但真的“被人瞩目”就是终极目标吗?你所采用的方式获得的是一种怎样的瞩目呢?当你有所经历和见识以后,就会意识到,你年少轻狂时所追求的那些,只是廉价的装扮,表面的“狂欢”,过分夸张的外表是内心匮乏的表现,只是一群人的寂寞和痛苦。

小蕊很委屈地找到辅导员,说学委晶晶偷偷记她迟到被她发现了。都是一个宿舍的,记了自己可以告诉自己一声,自己也不会难为学委。而且自己被公布推荐成为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时,晶晶态度也非常差劲,没为自己高兴不说,还立马带着情绪转身就走了。她觉得莫名其妙。以前俩人关系一直很好,她认为就是每次都忍让,才会让好友晶晶欺负人。她觉得现在越来越看不透她了,但又不想因为这么点事就闹僵。辅导员听完她的发泄之后,认为学委晶晶确实有不对的地方。而小蕊的觉悟是比其他同学高的,否则也不会先推荐她去当积极分子。建议小蕊要以朋友的身份告诉晶晶,如果她继续不公平的记录,其他同学对她有了意见,其实对她是非常不利的。再有,晶晶作为学委肯定也认为自己很努力地工作,学习也刻苦,但由于投票数没有小蕊高,第一批没有推荐她,要强的她自然心里不舒服。其实作为好友,她也想为小蕊高兴,但当时的情绪是为自己难过更多而已。转身离开的晶晶或许是不想让小蕊看见自己哭泣的脸呢,她需要点时间缓冲下这种沮丧的情绪。

小蕊冷静下来之后,告诉辅导员他们宿舍6个人早就说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分开。她也愿意回去主动和晶晶好好谈谈。不久后,小蕊和晶晶上课又坐在了一起。晶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作为学委也发挥作用帮助学业问题同学提高了成绩。这次的推优相信同学们看到晶晶的进步,会给她更多的支持。

社会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令我们惊讶的结论: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或者说无私。所以你可以理解这个案例中晶晶为何会有那样的举动。而小蕊认为晶晶理所应当地在第一时间为自己高兴是有些“强人所难”的。如果小蕊因为这个认知的失误而导致关系破裂,多年之后再想起来或许是另自己后悔的事情。珍惜自己身边的好友,大家都在慢慢成熟,谁也不完美,如果是真朋友,就指出对方的缺点,帮助她改正,而不是一味地忍让,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改变偏见,关系才会更和谐。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