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式职场:所谓的高情商,不过是没有底线的讨好

来源:二三娱乐

职场有个怪现象:当职位高的人提了一个方案,明明很烂,大家却都表态非常好。即使你觉得心里过不去,也会“机智地”闭上嘴选择沉默。

职场中,高情商是升职加薪的利器。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总会涌现出很多高情商人才,展现出教科书式的操作。

1.小王、小白一起进的公司,在互联网市场推广部工作,两人同一个领导老A。老A是老员工,工作能力很强,两人属于打杂的角色。

工作汇报,小王是个有想法的员工,对领导的工作安排表示质疑,坚持最小范围测试的原则,看数据说话。领导的很多会议因为有小王的参与,进行的不顺利,小王的工作暂时还没有实质性的成绩,变成了领导布置的多,工作完成的多,意见也多。

小白属于灵活性员工,夸大工作的难度,领导布置少量的内容,从网上拷贝修改。领导开会,表示赞同,和领导相处很和谐。

小王和小白私下里经常交流,小王抱怨领导太独断专行,小白安慰工作干干就行了,不用那么认真。学学他现在的相处之道,工作干得少,还跟领导相处的愉快,小王开玩笑“你做的那些太不走心,光追求逼格,客户能买账吗?”

一来二回的几次之后,小白教小王“咱们要相互捧,彼此的工作完成的很好。领导还是领导,你不用那么认真,争辩了那么多次,没啥用。”

小王从此变成了“好员工”,领导安排工作完成就好了,内容从网络上摘抄下来,稍作修改,至于效果如何。效果不好,下次换一个就好了。工作怎么改进?不重要

2. 你就算是演说家,一张嘴也最终敌不过一千张嘴。

办公室政治,其实是员工之间的利益纠纷。员工是运动员,领导是裁判员,假如裁判员错了,那就错了嘛。

小李是公司的HR,主管人员招聘。业务部门这个月的新招的员工不行啊,新员工来了没呆多久就走了。小李有苦说不出,“这个月走的员工,平时表现不错,咱们的待遇低,不合理的扣钱项目太多,好员工都走了。”

朋友小依给他支招:“老板不想出钱,你也没办法。老板心里清楚,这就属于买彩票,这么低的钱能找到愿意干的员工就属于碰运气。你可以找大学生啊,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要进行工作,都能接受,呆的时间也长。”

小李:“虽然人有了,但培养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按照市场价格给员工待遇咋就那么难呢?”

小李就员工待遇的问题找领导谈,领导一句话就让小李闭嘴了“员工有了相应的能力才能给相应的待遇,现在求职的人多,这个离职了继续招聘,那么多来求职的,总有合适的。”

渐渐的,小李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高情商员工,经常被领导和同事称赞,员工的离职率一直未变,还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职场很奇怪:完成本工作任务,高情商可以让你更近一层。但很多人本末倒置,高情商变成了刻意的讨好,把领导变成了裁判员,职场越来越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