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电商界面设计差异的一种解释

来源:二三娱乐

之前也会把国内外电商界面的设计差异归因于文化差异,但具体是怎样我并没有想清楚。这段时间偶然发现一种可能的解释。

研究中用到的图片

当面对复杂繁乱的场景时,亚裔美国人和非亚裔美国人会用到不同的大脑活动区域。亚裔美国人的大脑活动主要集中在处理图形和背景间关系(即整体内容)的区域,而非亚裔美国人的大脑活动主要集中在识别物体的区域。

如果把这个结论迁移到用户界面设计领域来,就是东亚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复杂界面——面对复杂界面,东亚人首先会囫囵吞枣地吸收整体的信息再作挑选,而西方人在“囫囵吞枣“这一步比较吃力。同一个页面在西方人看来眼花缭乱,拿给东亚人看,他可能觉得这是琳琅满目。

所以,并不是欧美的设计师追求简洁(设计品味在商业价值面前往往需要让步),而是如果界面信息不够简明的话,欧美的用户会有沉重的认知负担和糟糕的使用体验。

Amazon 和 eBay

而在遥远的东方就不存在那样的问题。勤劳淳朴的东亚人们擅长在满屏的千红万紫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鼠标轻轻一点,谈笑间又去到另一屏的万紫千红。既然用户能接受界面再丰富一些,那么崇尚数据的电商产品自然也就不会浪费一丁点页面空间

中国的京东和日本的乐天市场

因此,设计大众产品的时候,尤其是电商产品,你可能需要设计两套迥然不同的方案,才能兼顾东亚和西方两个地区的用户。比如,亚马逊终于想通了,在它支持的 13 个国家里,你会发现中国版的界面设计是最与众不同的。

不知道在欧美的某个办公室里会不会有这么一段对话:

“嘿,老伙计。你觉得我这个界面怎么样?”

“噢,我的上帝。乔治,这真是一个非常凌乱的界面。我敢打赌,连亚洲人都受不了!”

延伸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