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来源:二三娱乐

文/leileely

【2015年我的阅读概述】####

<br /> 2015年是我开始主动约书评的第一年。一年下来共读书约35本,其中就包括18本约评的书。遗憾的是,除了这18本书的书评,其他的书都没有留下系统的笔记和读后感,而只是部分精彩摘录。选择约书评的初衷有两点:一是可以免费读纸质书;二是可以适当强迫自己写书评作为输出。我明白自己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专业文献,在保证自己专业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只能挖掘下班时间进行阅读。约书评可以作为一个约束和动力,让自己更加高效的阅读,同时强迫自己写书评作为输出,消化和思考书中的内容。

在今年的18篇书评中,一篇有稿酬,三篇被编辑推送到公众号。坦白讲,自己真正满意的书评并不多。主要原因当然是自己的功力还有待提高,同时也取决于书的内容本身。选择约书评就必须接受这种风险。由于只能根据新书的简介进行初步判断,读下来很可能驾驭不了该书,又或者并不合口味。无论如何,在这一年里将读书写笔记的习惯坚持了下来,再接再厉。
<br />

【2015年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No. 1 《白夜行》东野圭吾 著
《白夜行》

《白夜行》无疑是目前最让我感觉相见恨晚的书。早就听说过书名,但真正了解作者东野圭吾的大名并打算看这本书是由于他去年的新作《解忧杂货店》。被作者大胆奇妙引人入胜而又让人欲罢不能的情节设置所深深吸引,更重要的是,在时空交错的不同人物故事中体现的人心和人性发人深省。看完搜索作者和相关著作,看到《白夜行》赫然在列,便毫不犹豫酣畅淋漓的看完了。摘录豆瓣上对该书的评价,看过的和没看过的都可以感受下。

“东野圭吾万千书迷心中的无冕之王。《白夜行》是东野圭吾迄今口碑最好的长篇杰作,具备经典名著的一切要素。”

还有,《嫌疑人x的献身》也很好看。

No. 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人际关系篇)》史蒂芬•柯维 著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人际关系篇》

本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于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姊妹篇。原著虽已出版将近二十年,但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实用,很受启发。相信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对柯维博士提出的七个习惯不会陌生。若没有读过,强烈推荐阅读,也有利于增强对本书内容的理解。
纵观全书,柯维博士条理清晰而有理有据的向我们阐述了七个习惯应用于家庭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效果,很好的实现了本书的三个目标:
一是给大家介绍一种可以用来建立一种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方法——创制一份“家庭使命宣言”。
二是向大家介绍七个习惯体系的具体使用方法和重要作用,以及其如何对个人和家庭关系带来由内而外的积极转变。
三是帮助大家认识并发展人类拥有的四种独特的天赋能力——自我意识、是非观、想象和自由的意志。

No. 3 《血酬定律》吴思 著
《血酬定律》

最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血酬定律》便是一本。今年读过的历史类书籍还包括《极简欧洲史》。《血酬定律》作者吴思关于历史重要性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词句,不容易说清楚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现在走到了什么地方。因此我们就不容易说明白自己是谁。对一个民族来说,不了解自己,不能理解自己,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书名的副标题是“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足见作者试图阐述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的野心。作者开创性的提出了“血酬定律”的概念,通过探讨不同朝代的性命价格、平民百姓的反抗策略、土匪绑票勒赎的利害逻辑、商贾巨富的抗害手段等主题,很好的解释了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游戏规则。

那什么叫“血酬”,以及“血酬定律”呢?

“我们知道,劳动换取的收益叫工资,土地换取的收益叫地租,资本换取的收益叫利息,那么,流血拼命换取的收益叫什么?我称之为“血酬”。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拼争对象的价值。如果拼抢的对象的人本身,譬如绑票,“票”价值取决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这就是血酬定律。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核心计算是:为了一定数量的生存资源,可以冒多大的伤亡风险?可以把自身这个资源需求者损害到什么程度?”

No. 4 《生命不息·归类》凯特•阿特金森 著
《生命不息·归类》

这是一篇以二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为背景的小说。
虽然作者采用的插叙方式和多次出现的前后呼应的事物与情节让故事显得更加可信,小说的内容简介也直白的告诉读者主人公不知该如何面对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但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一个骗局。当然,任何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用作者的话说,“这也是这部小说存在的理由”。一段故事却写出了两种人生。你以为的人生已经足够残酷和充满苦痛,谁知真实的人生却将这种残酷与苦痛的可能性都抹杀掉?
“所有飞鸟从未降生,所有鸣叫无从唱起。”

No. 5 《鱼羊野史·第4卷》高晓松 著
《鱼羊野史·第4卷》

《鱼羊野史》系列书籍的来自东方卫视在201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播出整整一年的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该系列每两月成一本,现在出到了第4卷。我发现奇怪的是,虽然每卷都保持相同的封面装帧和文字排版风格,但后两本却开始由不同的出版社发行。
作者眼中的历史不只有人尽皆知的大时期、大事件和大人物,也充满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所谓“野史”,这些或是在聊某位艺术家时提及,或是在谈某个国家独立解放时阐述,都极大的丰富了历史的神秘感和趣味性。作者眼中人类历史的展开形式是艺术与科学的交替发展与更迭。人类最初蒙昧懵懂的时代是用图腾、神话和宗教等感性艺术地方式解释世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开始科学和理性地认知世界。

No. 6 《小王子》圣埃克斯佩里 著
《小王子》

在二三十岁的年纪第一次读《小王子》 —— 一本成年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多少还是感觉有点怪异,或者说不自然。
经历世事不断成长变化的我们,早已不再是那个天真纯洁的童年小王子。虽然童话里的小王子,在游历六个星球之后依然可以选择回家,我们却不可以,似乎也并没有这种打算。我们不仅不能像小王子那样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反而只会更加卖力的将自己短暂的生命投入到这充满虚荣和约束的世界里。这便是童话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

No. 7 《无声告白》伍绮诗 著
《无声告白》

曾经我也相信这样一种说法,在经历一次沉重的挫折后,我们突然就成长了。很显然,这只是你悲伤时的一种错觉罢了。没有谁的成长是一蹴而就的。同样,失败、堕落甚至死亡其实都是一个过程,一个进行时态,而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动词。
《无声告白》的开头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跟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开头何其相似——“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虽然两篇小说都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存在主义”,前者的重点在于人与人的存在关系,后者则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前者的“死了”是整篇小说的中心议题,而后者的“死了”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引子。

No. 8 《暗时间》刘未鹏 著
《暗时间》

在我有限的阅历中,刘未鹏的博客是我读过的最有深度的博客。每篇博文都是巨大信息量和深度思考的结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很好的驾驭这些大长篇(包括学习思维方法和计算机数学等专业知识的博文)的结构和逻辑,保证文章论证说服力的同时又不失风趣幽默的笔调。科普性的文章能写成这样,厉害!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
“上帝给了我们一个过了时的原始大脑,但同样也更新了我们的新皮层,能否不被20万年前的自己绑架,取决于你是否认识到关于大脑的进化历史,和能否正确使用你的理性大脑。”

No. 9 《我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梁文道 著
《我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

《开卷八分钟》就是一档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栏目,而《我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则是根据该读书栏目整理而成的书评集的第七本。该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50本书的书评,涵盖了小说、传记和回忆录等题材,涉及人文、历史、政治和艺术(音乐)等方面。
阅读是私人的,书评正是读书私人化和个性化的最好体现。书中的书评文字都朴实无华,却简洁有力。从一本书引出另一本书,从一位作者联想到另一位作者,体现深厚文学功底的同时,也暗示着归类阅读(按主题或作者归类)是值得参考的读书方法。好书不仅让人学到新的知识,收获新的精神体验,更会引发读书思考。书评便是对知识点和思考过程的记录和梳理。

No. 10 《观念的水位》刘瑜 著
《观念的水位》

对于像我这种对政治不敏感,也缺少一定政治知识储备的读者来说,《观念的水位》还是让人很受启发的。除了能了解和学习可观的时政信息和知识之外,本书还展现了一些思考问题的不同方法和角度。比如对“观念的水位”这一概念的描述就很形象。

“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起来,船自然浮起来了。”

<br />

【2015年我的读书总结】####

<br /> 将2015年的阅读历程总结下来,可以发现颇有收获。同时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第一是读书笔记和思考心得的输出还有待加强。第二是约书评应当谨慎选择,避免陷入为约评而约评的境地。
10月终于买了自己的第一个Kindle。利器在手,天下我有,哈哈哈。那么,新年的心愿里必须有一项,那就是,希望2016年自己会遇到更多的好书!
<br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