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部分青年,可能都和草莓差不多
要一个人过周末
北京生活的压力
工作上的烦恼
乃至个人问题的紧迫
都会常常让自己陷入烦恼,想一个人出去走走
草莓觉得,能够一个人出去溜达
心理上至少都够强大,不需要有人陪伴左右
自己照样能够欣赏美景,怡然自得
至少我很喜欢自己能有这样的状态
北京有哪些地方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走走,人又少呢?
草莓推荐几个线路
这是草莓最爱的一条线路,基本上每月都会去走走。
紧闭大门湖南会馆
烂漫胡同
然后看到七井胡同后,就拐进去,直走百米左右,看到西砖胡同,再左转一直走,这是我在这条路上看到的四合院大门,是不是很古朴,感觉回到小时候姥姥家的大门了,看着就很有亲切感。西砖胡同走到头,再右转10米左右就到了法源寺,这里真的是一个人可以安静呆一个下午的地方。
胡同的名称标的很清晰
四合院破旧的大门
法源寺大门
这是叫莲花池吗
很多历史悠久的古碑
入口的天王殿
添香火的工作人员
观音殿
法源寺里有四大特征,草莓觉得在北京其他寺庙都看不到:
结伴而行的僧人
一、僧人随处可见,穿着素色的衣袍,裹腿的袜子,青布鞋,这里要友情提醒一句,夏天来的时候穿着不要暴露,我碰到过一次,两个女生要进去大殿的时候被志愿者拦住,说是穿着暴露不宜跪拜,管的还是很严的;
大殿外的坐垫
二、来的信仰者比较多,特别是现在,天气暖和,一些人已经在大殿或者外面的坐垫上拿着经书诵读,像我这种就是安静的朝拜和坐坐而已;
4-5月份的丁香
玩耍的小猫
四、流浪猫,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只,慵懒的趴着或者几只在一起玩耍,常有人来固定送猫粮,所以这里的猫咪还是很幸福的。
草莓心烦的时候就会来这里呆一个下午,在这里,感觉什么欲望啊、烦恼啊都没了,心也能彻底静下来。所以每个月基本都会来一次,净化下心灵。
谭嗣同故居
西四地铁站出来,大概要走7-8分钟,就可以到广济寺,广济寺对外半公开状态,没有门票,可以免费进。据说这里求姻缘比较灵,不知道真假,愿意尝试的可以来逛逛,毕竟心诚则灵嘛。
入口的天王殿
钟楼
历代帝王庙进门处的大树
出来后沿着街道往右一直走(不要意思,分不清东西南北),就到了历代帝王庙,这一路人都很少,亮点基本都是一些小平房,景区人也少,门票20,进门的几棵大树我很喜欢,常在下面一坐就是一小时。
大殿都很宏伟
想象一下自己是君王,俯视群臣的感觉
步阶的雕花
寺庙角落里一些受损的石雕
庙中庙,关帝庙
此外,还有单独成体的有“庙中庙”之称的关帝庙,也可以来这里根据自己的姓氏找找自己的老祖宗,以及看一下具体祭祀的器皿和用具,增加一些历史知识,还是不错的,关键是人少,风景还不错,静下心来想想事情也是不错的。
正阳书局大门口
小工艺品
古朴的小屋
老物件
书局老板,帅吧
我逛了逛那条当时比中南海还牛逼的胡同
图:段祺瑞执政府主楼
向西走,一只石狮子静静立在张自忠路公交站的旁边,狮子旁边立着一座石碑,上书: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图: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顺便说句,北京最火的Live House之一——愚公移山就在这执政府隔壁,也是各种腕儿出没的地方,感兴趣的话不妨来膜拜下。
图:段祺瑞执政府主楼
主楼大约三层高,灰黑色墙面,巴洛克式风格让人恍然间感觉身处西方国度。最近主楼大修,墙体被栏杆遮去了不少,听工人说,再过个几月便能重新见着面貌了。想必到那时,会变成很适合小清新们拍照的一处地方。
心中略遗憾,绕过了主楼,便瞧见三四栋红白色相间的古旧小楼。夏日阳光,伴着某处收音机传来单田芳他老人家《乱世枭雄》的声响,扬起某种特有的历史意味。看着二楼阳台,晾晒着被单与T恤,偶尔也露出一两个苍老的身影,看看楼下的荒芜院落与花猫,便又转身回屋了。
图: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内部
楼内结构很有意思,前后左右完全通透,宛如在中心处画了道十字形。从另一端出去能看到一座干涸的水池,上有假山一座,不知多少年的历史。水池四周也是同样的小楼,其中的一些附有铁质阶梯,有老人攀着扶手走上楼,便发出巨大的“砰砰”声。
欧阳予倩旧居
执政府内的景致大概如此,原路返回,出大门继续西行,便能走到欧阳予倩先生的旧居。不甚了解他也无妨,只需知道这位曾经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中国话剧界的开拓者便好。旧居也留过其他大人物,曹禺、光未然、郭沫若都曾在此居住或组织聚会活动。
走进旧居,只觉得是某几户寻常人家的院落,八角形的攒尖屋顶在平房的映衬下显得突兀, 破旧自行车与纸箱、晾衣绳与绿植交错,几辆小汽车把剩余的空间堵个严实,很难想到这曾是某种著名人士居住过的环境。
不过从故居走出来,再到了隔壁那家,排场可就大了。
和敬公主府
图:和敬公主府
这位公主是乾隆爷的三闺女,后来嫁了一蒙古王子,这王子就和公主一起在这府里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到民国的时候,孙中山先生拿这当了行宫,最后也是在这府里去世的。到了新中国,这儿曾被当作中纪委的招待所,现在里面有一宾馆,住一晚五六百块钱。我不住宾馆,保安小哥也拦得严,便与这府邸无缘。也许过段时间,想想办法能进去看看。
图:和敬公主府
剪子巷
前面一拐进了剪子巷,这地儿明代属于教忠坊,教忠坊这地儿之前叫柴市,南宋文天祥(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那位)在这儿被蒙古人砍了头,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改叫了教忠坊。
图:剪子巷
摘自:知乎网友tianyu wu的推荐
摘自:知乎网友七七的推荐
后面两头线路并非草莓走过的,草莓一直收藏的比较好的线路,下次草莓准备亲自走走。
北京生活压力虽大,但是希望也大,在静心的同时,更要努力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