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特别不喜欢我姐的男朋友。第一次见面,说是请吃饭,全家人兴奋地刚走进那家高档的餐馆,就看到姐姐正在张罗着要包房,张罗着点菜,建议着吃完饭去哪里玩,姐夫一副拘谨的样子,不停地点头附和,似乎除了点头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就连结账都是我姐拿着卡去刷,他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看不出一点请我家吃饭的诚意。我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我漂亮又聪明的姐姐多好的男人都配得上,怎么找了这样的男朋友呢。
出去玩,仍然是一样,他只负责给我姐拎包,去哪个公园,在哪里拍照片好,几点回家,他统统没有自己的想法,都是我姐一手包办。我特别不喜欢他跟着我姐后面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不仅如此,他这样的人还处处占据着我姐心目中一块重要的土壤。买了吃的东西,我姐总是先让他尝一尝;和我姐去逛街,她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男装区,说是某某牌子的衬衫姐夫穿上好看;老家有人带来特产,我姐总会说我得给你姐夫留点。“姐夫,姐夫,我可从来没承认他是我的姐夫,我看他都不知道对你好”,我歇斯底里地和我姐争执,“绝对不可以嫁那个人”。
可是,爱情的魔力之大,绝对不是我几阵歇斯底里可以控制的。我姐很快开始和他商量谈婚论嫁的事情。当然,与其说商量不如说是决定。我姐说去金夫人家拍婚纱照,我姐说买那个她喜欢了很久的瑞士风情的小区,我姐说不去度蜜月了,他统统同意,绝对是领命的架势。我姐沉浸于要嫁相爱之人的甜蜜,我这个亲妹妹在一边不忘揶揄她“他同意还不是因为不去度蜜月可以省掉一大笔银子,”。不仅我,我的亲戚们也都很担心这样女强男弱的婚姻恐怕很难长久。只有我的父母催促着我姐快点结婚,全身洋溢着找到好女婿的得意。
而今,几年过去了,我姐还是那副雷厉风行的性情,我姐夫还是那个站在我姐背后的男人,他们非但没有不长久还越来越幸福了,有了一个可爱的帅气的儿子,几乎是缩小版的我姐夫,鬼马机灵,人见人爱。我得意于我家的基因好,亲戚朋友们却不约而同地说继承了我姐夫谦虚勤快乐观的性格。事实上,确实如大家看到的,我姐夫也是某一个行业的精英,在公司也是一雷厉风行意气风发的男子汉,只是遇到我姐这样在家里当惯了老大,在单位管事管习惯了的大姐大,你不让她操心反而会累着她。因为爱,我姐夫给了她更多的主张权,让她管着家里财政大权,家庭聚餐,出游计划等等,他在一边默默地给她铺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
当我结婚,也有了自己的伴侣才明白我姐夫的谦逊和沉默是多么伟大,有时候评论一段婚姻好坏,真的不能只看表面。
我有一个同事,属于北京的“拆二代”,据说当初为了多分房子,他匆忙地结了婚,私底下有人说这种为了利益的婚姻肯定感情不深。结果在同事磨磨唧唧几次终于带他的妻子参加我们公司的聚会后,我们更加验证了这种感情不深的想法。
大家第一次见面要热热闹闹地喝酒,他媳妇已经腼腆地拿起了热心同事为她倒上的半杯红酒,我这男同事立即夺过酒杯“不准喝”,那凶猛着急的架势,瞬间让全桌陷入尴尬。大家都在心里合计:“这在人前都这么凶,回家不知道要怎么虐待”。他媳妇微微笑着,倒也没显示出怒气,放下酒杯,自己倒了饮料,然后说着让我们平时多关照她老公的客套话。饭毕,我们按照惯例要一起去唱歌,寻思着老不跟我们去KTV的他这回要带着媳妇去了吧。没曾想,他媳妇已经热情地答应了,他却黑着脸说,“不准去,不是说好了不能晚归的吗”。听到这,我们一行人识趣地告别了他俩,一到KTV,不是先点歌,而是大谈特谈这种拆迁体制下悲剧的婚姻,得出结论:匆忙嫁给拆迁户的女人没几个幸福的。
不曾想,没过多久,我去一个不经常去的书店买书偶遇了他的妻子,闲谈之下才知道原来不让她喝酒,是她从小就胃不好,喝完酒会难受好几天。他不让她晚归是因为他岳母在他们结婚前就查出得了癌症,一直在医院化疗。他们是高中同学,并不是传说的因为拆迁见了几次就匆忙结了婚,只是他比较低调,在结婚前从来没在同事面前说过有女朋友这件事。当了解了真相,我为那天以及之前所有对他们的误解和判断感到无地自容,人家明明是相亲相爱的婚姻,我们凭什么把人家揣测得那么黑暗,我还暗暗地同情和可怜她。
世界上有无数的情侣,也有无数的爱的方式。有人习惯于用鲜花豪车隆重的婚礼表达着爱的肆无忌惮。有人会用一碗普通的炸酱面来安慰加班的爱人,有人会用一个便宜的银戒子来迎娶他最爱的新娘,有人用撒娇和任性来维持两个人十几年如初见的热恋,有人用每天的豆浆和鸡蛋表达着对爱人的关切。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罢了。
别人不是我们,我们也不是别人,不身临其境,不会了解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不登对仍然在一起,不会明白为什么爱吵架的情侣仍然说自己很幸福,不理解为什么常常抱怨的夫妻从来不说离婚。不是谁都擅长朋友圈晒恩爱,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示爱。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些爱人,看起来不爱,不太爱,不合适,可能恰恰是最适合他们的爱的方式。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尊重他们爱的方式,默默地祝福,欣赏这世间爱情的另一种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