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
【读书笔记】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今天没有读这本书,今天重点把《如何阅读一本书》落下的部分补回来一些。
《如何阅读一本书》,今天补了三章,作者将读书分成了四个层次,简略的说明了每个层次具体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读,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读。想到了老舍先生在《论读书》中的一段话,“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从前看过的书十有八九都不记得了。”这和本书中提到的基础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处,读到这里,回想了自己今年来读的书。惭愧,想得起来的真的不多。我在2018年没少读书,也读了不少经典的作品,像《原则》、《非暴力沟通》、《华杉细说孙子兵法》等这些知识类丛书,记住的点真是不多。翻开记书笔记,《原则》是记录最多的一本了。还有很多要靠翻看读书笔记才能想得起来了。我这就是不求甚解,没有带着理解去读。我在简书中多次写到的两个词“思考”和“专注”,也写过许多关于思考和专注的感受,现在看来还是不够透彻,有很多想法没有落到实处。原打算今天就要追上进度的,现在看来不需要过于强调追上进度了,决心把这本书仔细认真的读好,让自己有点收获。2019年的第三本书,要让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新的开始,有一些书还要重新再来一次,进度放慢,把理解作为读书的第一要务。
【致敬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工作的一天,间隔时间读书写字。准备明天的分享发言,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读书活动,还是要认真对待的,最少让大家看到我的努力。如果明天有机会的话,我也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活动的细节。
今天想到了一个词,或是应该叫一句话“想的多,做的少”。
思考这句话的原因是缘于“趁早时光蛋”活动。就是在明天的活动中为自己写一个目标或是一句话,签名装信封封存起来,到2020年元旦的这一天打开。让大家一起来见证自己这一年的改变。
挺有意思,思考了几天了,说实话有点不敢写。其实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想法,要写无非也就是当今社会的几大热门主题,自律、成长、进步等等,要不就是早起、读书、健身,无非就是这些带有目标性的事儿。没有什么新意,而且这些都是需要远离舒适区的事,写下来了真的能实现吗?光靠自己的努力能行吗?一年时间感觉很久远,其实转眼就到,真的敢写出来吗?
我日均500+字的目标到今天已经11天了,不知道这一年会不会坚持下来。如果有事情耽误,真的不知道我会怎么做。
所以我想到这句“想的多,做的少”。既然定了规矩就要遵守,自愿的行为虽然失败了不会有什么惩罚,但自己会心安吗?
好吧,就这样决定了。
现在是2019年1月11日19:47,我写下了2019年将要实现的愿望和目标,封存起来,将在2020年1月1日那一天打开,希望大家都来见证我的改变。(答案将在2020年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