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购买了一年,使用才两个月的时间,分享一下使用感受与收获。
1
其实买Kindle也是很意外的一件事情,2017年10月份出差淄博,与多年未见的朋友相聚异地,把酒言欢。回到房间之后,不知为何就在京东上下了订单,第二天醒来自己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买就买了,说不定就能用上。
购买Kindle
说不定的事情,一般是没谱的。
收到Kindle之后,新鲜了两天,下载了几本书,没有纸质书读着有感觉,就束之高阁,再也没有摸过。
2
再次拿起Kindle,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为了帮女儿学习英语,自己在网上看相关的一些学习经验,就看到了李笑来《人人都能用英语》,感觉收获很大。同时在他的另一本书《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中,他也提到他看电子书的读书心得,所以在今年的9月份重新把Kindle又找出来,开始使用。
这次拿起,就发现了它的魅力,再也放不下了。
3
第一次接触Kindle,阅读感不强,应该是自己设置的问题,所以这次特意在网上看了一下相关的设置技巧。根据网上的使用经验做了一番调试,并且看了几本书之后,慢慢适应在Kidle上的阅读感,发现了许多纸质书所不具备的亮点。
两个月的使用还不能真正把这读书神器的功能全部开发出来,只能是边使用边琢磨,到目前为止已经在Kindle上读完了6本书。
4
其实使用电子阅读器,本身就有标注、笔记的功能,但自己还是愿意再单独找个笔记本,手写摘抄一下。这样的组合,有点不伦不类,不过自己也是乐在其中。
Kindle与读书笔记
网上看到很多大神,在Kindle上读书,做笔记,再把内容导出到印象笔记中,这样的方式就把电子产品的便利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了。至少在查找的时候,有个关键词就可以找到想找的内容。不过,个人感觉在Kindle上面打字真是一个痛苦,只好放弃了。
人需要不断升级,希望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摘抄笔记的方法。
5
做为一个维护传统纸质书籍流通的人,A.J在一开始是极力排斥Kindle的,他固执的认为是这个东西在大肆破坏现在的文学文化。但病魔的侵蚀,让在不得己住进医院,而这个时候,Kindle却成了他可以阅读的唯一工具。
非常喜欢《岛上书店》,因为这是爱书人的故事,而这其中,也给Kindle,留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