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6岁。去年以来,我把主要精力用在女儿学习上,和她一起练习钢琴,一起听英语,一起作拼音数学作业,孩子有了进步,我也有了很大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双向的,我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孩子一天天地增加知识,我也一天天地改变着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钢琴入门,如果大人不陪着学,只由老师教后孩子独自去练,孩子很难学下去。女儿去年9月份学习钢琴以来,我全程陪同,一次课都没拉下,七个月过去了,学完了小汤三本书,又学了拜厄,现在开始学习哈农了,老师说,“这孩子受教,学的算是快的”。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就像自己得到表扬一样。我本身对钢琴一窍不通,在陪着学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中央键C,还知道了八度音区,还有其他的音乐知识,有时上去弹几下,女儿还会告诉我哪个音弹错了。我发现,我全心全程的参与,给她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她更有兴趣了。
当然练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学时,她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一会后就左看右看不想继续练,我总是着急,发火,放大声,吵架,叮叮当当。这怎么办呢?我花了一段时间思考,慢慢地想通了。孩子这个年龄阶段坐不住、好动是正常的,只要她心里愿意学,这些小问题是可以慢慢克服的。这个时候大人不能一味地发火,要有耐心地调整孩子的情绪,比如休息一下,如果大人心态急躁,孩子肯定跟着也急了,不但练不下去,还会影响对学习的兴趣。悟出这个道理后,我就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不再不拐弯地一根筋地顶着去做,而是停下来舒展一下心情,缓和一下氛围,然后再更有效率地去做。现在我自己也觉得逐渐地学会用脑子思考了。
我教育女儿,女儿却教育了我 我教育女儿,女儿却教育了我学习拼音数字也是和女儿共同进步。一般情况下,都是我去接送女儿上课,主要目的是想和老师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刚开始写拼音时,孩子觉得把a、o、e正确写出来就行了,我也这样认为。老师说,正确写出来当然需要,但还要规范地书写,把字母规规矩矩地写到格子里,不能大大小小地随便写一通。我这才意识到,很多事情不是做对就行了,还要以合乎规范、合乎要求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才是完整的学习,只重结果不重形式的做法是不对的。于是那一段时间我就每天晚上和女儿一起练习写拼音数字,有时候还像考试一样给她出题目让她做,她也乐于这样。很快地,女儿就适应了规范学习的要求。
我教育女儿,女儿却教育了我 我教育女儿,女儿却教育了我女儿喜欢将当天学的知识在家里“炫耀”,有次英语课后,她说“pluto”这个音,我想是不是柏拉图?她说这是个动物。我求助于老师,老师说是动画片中一条狗的名字,后来我到网上查,这不仅是狗名,还是冥王星的名字。女儿让我记住了这个生僻的单词。还学到一些词,比如袋鼠“kangaroo”、瑜伽“yoga”等,还有句子“I like cat”。我当然希望她以这种方式教我,因为她教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学习。
除了学习,我还有意识地增加女儿对社会的参与,带她多经历生活,多体验现实。比如,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带她看了好多部电影,每部都记下来。昨天我让她说观看《巴霍巴利王2》印象最深刻的三点,她说一是皇冠;二是野猪;三是头顶火盆。她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她眼中的电影是什么,而对于我,则能更好地站在她的角度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教育女儿,女儿却教育了我通过陪伴,我知道了女儿一点一滴的进步,既包括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也包括规范性要求的掌握,比如写字的姿势、弹琴的手式、英语的发音等,更明白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规律和她眼中世界的样子,这些就像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一股脑地作用到我身上,让我在35岁这个年龄阶段,得以第一次地认真全面地审视自己、审视生活,让我以更加成熟的心态看待工作和生活。我要感谢女儿。如果说我从女儿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那就是:
凡事不能急躁,要学会让自己头脑冷静下来,在问题面前沉静思考,反思自己的对错,不能任由情绪不受约束地冲撞;
要多给孩子陪伴,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只有在学习中陪伴,才能引领孩子尽快找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
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脏话听多了,说出来的话都带脏味。这让我更加自律,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不威胁地说“狠话”,不和她斗气,努力营造积极和睦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