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发现家里好像有老鼠,所以我们打算睡前要把门窗关好,但是洗手间的窗户非常高,老鼠应该不会从那儿进来,就所以那扇门也就打开来通气。
昨天晚上,老公让我睡前把洗手间的门关好,并且带着不耐烦的语气说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提醒我才记得。
我嘟囔了一句,转身关门,这个小动作被老公发现了,他问我是不是不乐意。我承认的确不太情愿,老公追问为什么。其实很简单,之前我记得大家说好了不关洗手间的门,现在他却却出尔反尔,还责怪我总忘事。
老公承认最初的确是这样决定的,但后来他改了主意,因为洗手间的门开着,老鼠也出不去,所以还不如关上。
天啊,大晚上的,老鼠怎么会选择从充满了食物的地方离开呢?我们关门明明就是为了防止老鼠进来,而开着一扇门是为了透气,不是方便老鼠出去。我简直不明白他脑回路怎么长的。真想啐他一脸!
正要发作,忽然想起清明节他陪我逛街时好言好语沟通的场景。那天我意识到在跟我相处的过程中,老公永远不是把对错放在第一位,在他心目当中,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那时候我不是也告诉自己,夫妻之间对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必要一争高下,我最看重的也应该是我们之间的感情吗!
瞬间我的怒气全消,我调整了语气跟老公说:刚刚的确不开心,因为我不认同你让我关门的观点;但是我愿意去做,因为我知道做了你会开心满意,我在乎你。
其实夫妻之间,有时候退一步胜过海誓山盟。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记住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以之为原则行事。
二、
弟弟一直在外地工作,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工作就开始不顺利,父母对他有所期待,自然会说上两句。弟弟觉得自己没把工作选好而心有愧疚,但又不愿承认,所以一直觉得父母是在责怪他。
春节之后他换了一份工作,本想着能够时来运转,谁成想待遇前景每况愈下,还不如上一家。
弟弟是个酷爱骑自行车的人,之前就独自骑着车绕着江苏省骑了个来回,之后又骑了一些短途。毕业之后,由于工作繁忙已经两年多没有骑车,这次由于对工作心灰意冷,骑车的愿望便愈加强烈。
但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内心深处又觉得丢掉工作去骑车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也就迟迟不敢向父母开口。父母最初也的确有些责备,觉得他一个大男人,面对工作压力居然无法调节,需要通过去骑车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因此言语也有些不客气。
双方一直这么僵持着,谁都说不服对方。直到某一天,弟弟突然玩起了人间蒸发,微信不回电话不接,任我和父母各种担心他的人身安全。
两天后,当他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开始了自己的川藏线骑行之后,才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两天都提心吊胆,完全不清楚弟弟死活的妈妈接到电话就泪如雨下。她告诉弟弟,其实她和爸爸想要的,只是他平安开心。只要人没事,他想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可以包容。
我想那一刻,爸爸妈妈也才真正明白,自己最想要的不是儿子能够功成名就,而是这个人本身的状态积极向上。
弟弟已经出发了将近两周,期间他会主动给我们发照片和小视频展示沿途的风光,向我们报平安。爸爸妈妈看到她顽皮的样子,总会高兴地说支持他追求自己的梦想骑完川藏线,丝毫不会提及工作的事情。
相反,弟弟却悄悄跟我说,出来了两个星期他的心态已经调整好,内心对于上班不再那么抵制,开始觉得应该回去工作了。
父母心心念念要弟弟工作时,双方剑拔弩张,弟弟讨厌上班;爸妈支持弟弟骑车,却骑出了回归工作的心态。
其实绝大多数父母最在乎的都是子女的健康平安,但身处的环境总是充满了比较和被比较,所以我们从小我们的生命中就充满了“别人家的孩子”。当某个特定事件发生,他们才知道,只要儿女人没事,一切都好说。如果秉持着这个观念,家庭肯定更和谐。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明白自己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只有带着这个目标去行动,我们才不会走错路,毁掉最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