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观察一个人? —— 如何运用产品经理看产品的认知框架来观察

来源:二三娱乐

一个人从外到内大概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也就是最外层 --- 感知层。看到一个人第一眼:身材、相貌、说话口音、穿衣如何搭配等。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比如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教师或者一个军人,他身上明显有角色的痕迹。也可以说,办公室里大家的相处首先都是角色的对接。

基于表面的感知、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一些非常浅层的关系。我们日常和人的接触,多半都是浅层的关系,都是基于角色进行基本的交流,是没有办法达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层关系的。

进入到第三层,才能进入深层关系。从第三层开始,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内核。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包括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大家的精神资源、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脉资源不一样,资源结构会推动一个人进入不同系统的不同角色。

很多姑娘只能基于感知层和角色层,了解对方存款多少、是否有房有车,这些都是很浅层的问题,这是没有办法和对方建立深度关系的。

第四层,人的能力圈。

第五层,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在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状态下,会让自己极度不满和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像生存之于动物,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观察动物,就是看它的生存需求是否被满足。一个人为什么奔波,为什么焦虑,为什么不安,为什么机关算尽,其实是生存感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人与人很不同,有的人只要在一段关系中,存在感就能够得到满足,很多女孩都是这样的。但有的人只在一段关系里是远远不能够满足自己的存在感的,他需要在一个更大的领域,比如职场中,行业中,在广大的社会影响力里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看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很多男人是这样的。

一个人是在不断强化对自己存在感的左冲右突中,来扩充自己的能力圈。这就是刚才说的,最内核是存在感,而外层就是能力圈。若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那么她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例如女人婚后满足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因为扩充能力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复习总结以上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一个人的相貌举止着装。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是角色化的产物。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除了财产人脉,还包括一个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资源。

第四层,能力圈。

第五层,对自己存在感的感知。

如果你能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你就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如果你要的是短期关系,那么了解到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长期关系、深度关系,就绝不仅仅了解到感知层。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是什么样的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他对自己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才是更重要的。

由表及里这五个层次,你最在意哪一层?你最不能忍哪一层?没有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让自己持续变化的内在动力,在漫长不确定的未来里,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和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梁宁产品30讲》听课笔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