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简书界后,才知道等世界上还有彭小六、剽悍一只猫这些样样精通的多面手,进而又了解到秋水、秋叶这些技能大神。他们为什么这么牛?作为普通人的我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高手呢?
为了成为高手,我关注了很多微信大号,写作、PPT、英语,什么都想跟他们学点,可是东一锤子西一锤子,坚持了好两个月了,也没见什么成效,写作吧好长时间才能出一篇,首页难上,看的人少,PPT吧只得点皮毛,英语呢还是哑巴式的。怎么才能像我仰慕的这些人那样成为高手呢?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告诉我“坚持将事情做到极致,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像我这样东抓抓西抓抓,急于求成,是成不了高手的。
坚持将事情做到极致,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书名:《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原作名:Mastery: The Keys to Success and Long-Term Fulfillment
作者:乔治·伦纳德,译者:张乐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乔治·伦纳德是一位心理学教育家,曾经做过飞行员教练,还是一名合气道黑带五段选手。在本书他分别通过学习打网球、练习合手道以及飞行员教练的切身实践经历,说明了在追求把事情做到最好的过程中,持续练习、热爱平台期、有效的指导等要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通过三大部分,分别阐述了精通之道的四大理念,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刻苦练习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五大基本要素和若干实用方法,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将自我修养的智慧运用到学习工作、立志成才之中的励志鸡汤。
全书结构导图作者针对当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提出只有通过长期努力,不断精益求精,追求把事情做到最好,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并具体为想要成为高手的我们提供了四大理念、五大要素以及若干经验方法。
核心内容一、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一)理解精通之道的四大重要理念。
1、坚持将事情做到极致。
“把事情做到最好”是精通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精通的回报是自我完善,是刻苦追求的经历,而不是某个具体目标。
基础练习过程是无法逃过的,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之前,不用想战略战术问题,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去练。当大量的基础过程导致质变的结果,使行动成为习惯,就会成为某一行(类)的精通者。
2、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
同大多成功励志书观点一致。
3、所有的天赋都需后天勤加努力才能成就。
4、成功没有捷径,需要勤奋学习直至成为习惯。
(二)从三种类型缺陷人格,分析阻碍成长的原因。
1、浅尝辄止者。喜新厌旧,半途而废,是长不大的孩子,“永恒少年”。
2、强求突破者。急于求成,不能忍受平台期,永不停歇追求出成绩。
3、安于现状者。安于平台期,不想努力,得过且过。
(三)一分耕耘才能一分收获。
别幻想天上掉馅饼 ,急于求成。追求速成,追求无止境的享乐终将以悲剧收场。
(四)热爱平台期。
这一节是全书的独到之处。
作者认为学习过程是由“平台期十成长期十平台期十成长期…”构成,曲线如下图:
学习规律曲线图与大多数成功励志书一样,作者对于成功之道的核心理念是自信心、长期坚持加有效指导。
不同之处在于:作者提出了学习“平台期”的概念,认为在追求精通之路上漫长的平台期是不可避免的阶段,进步是在平台期点滴积累的,当量变引起质变,习惯成自然,就会迎来一段明显的成长期。
作者结合三种容易受到挫折的人格类型,告诉人们要学会习惯并享受平台期,避免浅尝辄止、强行突破或安于现状,从而在长期的练习中水到渠成地成为一个专业或领域的精通者。
作者以自己学习合气道的经历为例,说明享受练习过程所带来的领悟和乐趣,告诉人们“在平台期保持进步”这才是练习的真正原则。
热爱平台期,就是热爱持续练习本身,热爱实实在在的当下,热爱平凡生活。
享受练习过程二、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五大基本要素
五大要素也可以说是五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作者认为人人生来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全部精华就在于学习。
要素1:有效的指导
作者以自己的飞行执教经历,说明好导师指导好的方法可让人事半功倍。
好导师特点: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倾囊相授、热心、耐心。作用:启蒙、启发。
天赋好的学生往往更难于坚持,聪明反被聪明误。要发挥出全部的潜能,天才也要刻苦练习。
刻苦远比天分重要。百分之一的灵感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去成就。缺乏这百分之一的灵感虽不能成为大师,但有了一万小时的的学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可达到精通级别了。
要素2:持续练习
练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上升式的递进重复,是边学边练边总结。
要把练习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练习本身当成目的,精益求精,过程才是财富。
练习成就大师。“所谓大师就是每天比别人多练五分钟的人。”
爱迪生:天才=99%汗水+1%灵感。
鲁迅: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规律地练习,特别是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情况下,确实很不容易。但当习惯养成 ,练习渐渐融入到生活中,它就会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当你全心投入训练的时候,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这些体验都将伴随你的一生。
练习是铺就大师之路的砖石,你在这条路上走得越远,就越能欣赏沿路的风光,越能体会一路的酸甜苦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高潮还是低谷,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将充满你的回忆,造就你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不在最终的成就,而在于沿途的风光和经历。重要的不是成功本身,而是追求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
要素3: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真正的成功者会随时保持从零开始的心态,不要惧怕起步的艰难。
伴随整个学习过程的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越是基础的部分重复的次数越多。不要抱怨重复,要用心做好点滴小事,仔细体会平凡中的伟大,才能获得长久的满足。
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把自己看做新手或许是成功之路上最重要的。在求索之路上,人人都是初学者。
保持内心的“儿童品质”——拥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天才们的一个重要品质。
要素4:胸有成竹
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工匠和大师的分界点。追求梦想之路上不妨大胆想像,只要能小心就证。
要素5:超越极限
学无止境,千淘万漉始到金,在试错中不断进步。发扬愚公精神,抱有移山填海的气慨,激发潜能,可以超越极限。
超越极限三、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实用方法
(一)应对通往精通之路上的退步和困难的5点经验:
1、警惕旧习惯——最重要的经验
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改变带来的不适,不要轻言放弃。
2、与自己对话
感受、熟悉自己身体的极限。
3、争取亲友支持
4、养成规律练习的习惯
5、终生学习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学会应对变革。精益求精,终生学习。
(二)激发潜能的7条经验:
1、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释放积极的力量
积极的态度、正面的反馈才能带来高效率。
直面挫折,意味着要善于分析挫折的本质,寻求改变的方法,争取尽快摆脱困境。
3、敢说真话
一个组织若想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就要营造出成员之间开诚布公讲真话的气氛。
4、掌控负面情绪
要么克服消极情绪,要么化负面情绪为力量,激发潜力。
5、分清轻重缓急
6、设定最后期限
7、拥有坚定的毅力
(三)避免掉入陷阱的12条经验:
包括巧妙解决生活中的冲突、提高你的专注力、对自己负责、坦然面对胜败、过犹不及、不要偷懒、好好保护自己、别沉迷于胜利、拒绝虚荣、拥有适度的幽默感、坚持不懈、不要苛求完美等等。
生命是一场行走,如此而已一般人对知识的掌握通常有四个阶段:了解——掌握——熟练——精通,但很多人仅限于了解的程度,连掌握都不及,更勿论精通。
我个人虽然对“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这样的论断有异议,但也赞同只要在一个专业或领域专心致志地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去练习和琢磨,比如一万小时或者十年,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如果打个折,能付出5000小时,我相信至少也能成为熟练工,成为行业或领域高手了。所以一切牛逼闪闪都是以汗水作为代价的,不想花时间的小聪明只是抖机灵而已,成不了高手,反倒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至于天才,我想那1%的灵感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并不是打鸡血可以替代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要想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毫无疑问,不要担心起步的早晚,请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想做的、喜爱的或者必须得做的事情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努力去练习去坚持。
最后将书中最经典的语录送给大家,也送给自己,共勉!
把事情做到最好,第一不强求天赋,第二不介意起步的早晚,你要做的就是“起步走”并“不停地走”。
生命是一场行走,如此而已。不要把活着当作一个目的,活着是一个过程中的状态,是一段旅途中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