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笑来老师关于征集成长记录的消息后,一直在构思借助这次机会好好梳理一下这三个月学会的各种概念和心路升级历程。但是不幸的是,拖延症再次发作,直到陆陆续续看到同学们的成长反馈开始上线,我心想:糟糕!难道我就这么错过了?这件事就这样跟我无关了吗?如是,我提起了笔。
通过这三个月,十二周,12个概念的系统学习,我成功的多次升级了我的操作系统,现在的我不在是路边的吃瓜群众,不在为别人操碎了心肝,也知道了钥匙丢了要去别的地方找。总之,我通过践行找到了前进的动力,通过学习获取了上升的能量,这些都要好好谢谢笑来老师,谢谢罗胖。
由于这段时间的改变确实非常大,很难一篇文章讲完,我挑两个我觉得很有意义的升级向笑来老师汇报。
第一点是关于注意力。记得《跟时间做朋友》里面说过:“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时间无法管理,一切靠积累。”。为了践行“积累”,我开始使用笔记软件,把很多碎片信息都记录下来,但是我随即掉入了另一个坑,很多信息记录下来后,我发现整理和再次利用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也就说我根本没有办法利用这些零碎的信息,它们根本没有融入我的信息系统。在学习完注意力那个篇章后,我忽然醒悟,之所以出现前面的问题,根本在于我没有给予它们足够的注意力,没有将它们与我的成长结合起来,在我想用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使用。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开始想对策解决问题。首先,我开始把收集的零碎信息分类,便于后期检索;第二,在整理的过程中,将能马上用的信息直接嵌入我的操作系统,不能马上用的,也要加上思考和标签,让它们真正成为我的东西。这样践行一段时间后,感觉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而且我也成功建立了第二大脑,让我平时的积累能够真正的体现它的价值。
第二点是关于打造多维度竞争力。记得有一段时间,互联网界开始流传斜木桶原理,即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解释成人话就是把你所具备而别人没有的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一味地去补“短板”,就是你最大的职业竞争力。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只是一味的在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对其他领域知之甚少,觉得跟自己无关,但是慢慢的,我感觉到了发展的瓶颈。
直到笑来老师提出多维度竞争力,我重新反思了斜木桶原理,原来是我错了,在你拥有足够长的长板同时,再短的短板也是需要的。而像我这样只有一根长木板的话,是不能够盛水的。所以,我开始放开心态,向身边各个行业的朋友们了解并学习各行业的基础知识,短短的一小段时间,我已经感觉到了跨界打劫的魅力。一句话,单维度死磕,多维度延伸。
最后,还要感悟几句,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很多负能量的人,轻则冷嘲热讽,重则怒目相向,可能这些阻力有些小伙伴已经遇到了吧?笑来老师常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所以,遇到阻力的时候,我们要寻找同类,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