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办公室的时候,老杜已经在那等着我了。
我问老杜厂子里上半年的经营状况如何?他说不好!
我问他怎么个不好法?
他说:”啥都不好,你不找我,过几天我也要去找你。”
我说:“好啊,咱们今天正好好好聊聊呗。”
老杜长叹口气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房租、水电、原材料、人员工资都在上涨,就是营业额和销售价上不去。本来百分之三十几的毛利,扣除各种费用后一算账:还是亏!银行、税务催命一样:欠贷就冻结查封资产,欠税就找法人代表约谈;环保隔三差五地处罚;市里面又搞产业外迁,心惊肉跳地看着一家一家倒闭,整个行业垮了一大半,还有小半想方设法维持的,大家都有越来越难熬下去的感觉。“
我问老杜现在是如何考虑的?有没想好下步怎么办?
他说一直在检讨自己,悔不当初啊。他拍着胸脯向我保证说:“以后,无论你如何决定,不管我想不想得通,都会坚决听你的。”
我笑着说:”时过境迁之后的大彻大悟没有任何意义,世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
他说:”你说我当初怎么就那么想不通呢?我要早听你的不就好了吗?”
我说:“那得问你自己啊。”
他说:”我这人就是文化少,短根筋。”
我问他:”现在真的想通了?”
他说:“谢谢您的宽容和支持。你看我折腾个啥劲啊,钱全部是你的,还给了我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把整个工厂交给我管理,我已经很知足了;本来想好好干,争口气,多帮你赚点钱回来,谁知结果会这样……我对天发誓,以后你说啥我都听你的。”
看来,最近半年多以来老杜确实想了很多事情。如今的他,已再不是去年我从上海飞成都时深谈一宿的样子。
我一直在关注中国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从一零年一二年开始,消费市场对常规食品的需求不增反降,老杜负责的厂子销售业绩开始出现滑坡;到一四年发生亏损;尽管他拼尽全力裁员、降薪、技改、推广、促销,但一五年至今的实际经营状况却越来越不如意。
前一年我就提醒他,这个行业不能再做了,那时,只亏损了二三百万;去年有要债的人把电话打到上海去找我的时候,我又提醒过他一次;年底的时候,我还为此特意飞到成都参加他们的年终总结会。
有天晚上,我和他深谈到半夜。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能只顾情怀,傻傻地坚持。当时,他并不理解我说的很多道理。毕竟,他之前只是给我开车而已。
他没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事情,看不到很多关于产业前景、发展趋势性的东西。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收入急剧增长,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观念已经发生改变。食品这个行业特别是常规食品产业越来越日暮,而且,不可能再看见太阳升起。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我早已看出老杜他们的产品在质量、成本、价格方面越来越没优势;在大企业拼产能、拼资金、拼技术、拼管理、拼政府资源以取得成本优势的今天,像老杜那样拼关系、拼服务、拼产品组合、拼区域市场占有率的做法迟早是要被碾压和吞噬的。
我知道: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整个宏观态势和市场环境越来越不利于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