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马来西亚的槟城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内心便充满了渴望。1月20日,从泰国返程途经兰卡威港口,再次换船去了马来西亚的槟城。
下船后,天下起了小雨,我们冒雨步行不远来到女儿与同事们之前在网上预订的由印度人开办的“朱兰皇家酒店”。
酒店条件很好,临街傍海,设有室外游泳池,由窗口可将码头风光一览无余。
听说要逛早市,次日一大早大家就上了街,早市很近,有卖各种手链、珠子等小饰物,也有卖服装,食品等等。我当时穿了一身长袖套裙,热得受不了,毫不犹豫就买了一套裙子。因为马来西亚的华人较多,他们都会说华语,沟通起来十分方便。价格是90马币,合人民币是150元左右,解决了大问题,值!
早市引人注目的是一组组现场表演,有乐队有歌手,都是华人形象。
边行边瞧,街面上出现了中文店铺和银行。在异国他乡能见到中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姓周桥是大家最为期待的。前行不远,便来到了姓周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朝元宫”,接下来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都是商铺,商品大多与旅游与旅游纪念品有关。大家且行且买,大约步行100米左右来到了大海边。
码头全貌尽收眼底,而近在咫尺的是一处处由木桩支撑的高脚屋,这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刚刚走过的百余米狭长的小道是高脚的木板路,这姓周桥,不是一座桥,而是一片水上人家。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部分姓氏桥已经坍塌或者是被拆迁,至今保存最好的大概只有姓周桥了,宽约1米的木板桥两侧是华人的住房,现在有79户人家。他们以海为生,在此平平淡淡的生活了一百多年。
站在姓周桥上,我若有所思,这些承载着当年下南洋华人的小屋依然存在,在槟城港口的旁边,看船来船去,人来人往,休闲自在,更加见证了一段历史。
即将回国了,购物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是来到一个十几层高的名为“和您广场”的集购物与餐饮为一体的商场,享受着在异国饮食与购物的畅快。
去附近的港口看看,风光特别。巨大的邮轮也赫然在目,简直像一座海中楼阁。
我们夫妻手持优惠票特地去寻找博物馆,按照人家的指引在大街上走了好几个来回也没有找到。幸好遇到了中国黑龙江的两姐妹,姐妹俩用手机定位并带着我们去找到了博物馆,说实话,我们特别感谢她们,感慨中国人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异国他乡见到中国人并且能够得到她们的帮助,心理感到很温暖。
谁知当我们进入博物馆时被告知时间已来不及了,离闭馆时间仅有半小时,经过再三要求,才得以允许进馆。一进馆便有人要求我们摆出多种姿势照相,开始并不清楚是啥意思,在出门时才得知是收钱的拍照。
在匆忙的游览中,见到了孙中山的照片和一些微缩景观。
街景也别具特色。
槟城的壁画和铁塑漫画也非常知名,随处可见。
那些新奇的树木与花草也吸引着我,所见之处,总会收入镜头。
在槟城街头见到了这样的花。
在姓周桥的小屋外见到了生长在草帽里的植物。
在槟城码头附近见到洁白的花朵中又开出小黄花的花中花,特别奇妙。
马来西亚的槟城,四季常青,风光宜人,收入镜头,化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