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感想

来源:二三娱乐

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与同学相约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不似外面艳阳高照,馆内并不亮堂,除了展示雕塑或照片的灯光和必要的照明外,没有一点多余的光线,馆内甚至是有些暗沉的,加上静到针落有声的环境,有些压抑的氛围,也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也更敬佩革命志士破釜沉舟的勇气。

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到这个承载着太多历史记忆的土地上,一边看着玻璃罩里的文物以及旁边对应的解释,一边想象着当初的这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是如何发生,结合馆内播放的视频短片,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为民族慷慨献身的伟大英雄形象。从成立兴中会、提出先进思想“三民主义”并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到成立华兴会、参与武昌起义的黄兴和成立光复会的蔡元培、秋瑾等人,再到那些为革命事业奉献宝贵生命的众多先烈……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其实很难想象当初革命志士是怎样抛头颅、洒热血的,很难想象鉴湖女侠秋瑾如何慷慨赴义只为证明革命究竟是什么,很难想象谭嗣同是如何大义凛然地诵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很难想象辛亥革命这简单的四个字承载了多少沉重的叹息,记录了多少难以言出的艰难与困苦。只有当真正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所谓先烈,所谓革命志士,所谓勇者,究竟意味着什么,也终于明白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有多来之不易。

广州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设计的可以说是很精妙了。除了历史文物的展出,还有精心制作的视频辅助理解与感受。当看着视频里温柔抚摸肚子的妻子扇着扇子来回走动,听着丈夫决然赴死前含泪写下的《与妻书》时,内心像是被重重地打击,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袭上心头。既为林觉民的革命决心而震撼,又感动于他字字含泪的深情诉说,同时也为二人不能长相厮守而叹息。想象着林觉民慷慨就义时的决然,与写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时,悲恸、不舍的感性情绪与为革命献身的大义情怀纠缠在一起的心情,不禁对他肃然起敬。纪念馆放出的朗诵感情充沛,轻易就将人带入那时的情景,配合制作精良的感人视频,让人切身感受到人物心境,也更好地理解了革命志士丰沛的内心感情。馆内其他地方还设有其他视频播放设备,帮助参观者理解文物,了解当时的背景。也是通过观看视频,我才得以真正理解当时讽刺清政府剥削压榨百姓的漫画究竟是怎样的设计与深意。纪念馆这样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向参观者展示文物,更在于引导他们从文物或展示品当中看到历史,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明白那些伟人的伟大之处,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不是走马观花的瞄一眼文物或是精准还原的雕塑,也不是形式化地拍几张照片,而是用心去感受那段历史,感受先人的付出与牺牲,继而引发思考,以史为鉴,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历史”!

馆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处便是长坡上前赴后继走向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志士的雕像。革命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勇士,才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才有最后推翻清政府、意义深远的辛亥革命。很多时候,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次艰难的战役,最后的成功都不会是源自一个人的领导,或者少部分人的付出,而是千千万万的志士抛头颅,不计其数的战士洒热血,才换来的安宁与太平。又看到黄岗山七十二烈士之墓,心里猛地窜起一阵寒流,对于他们的牺牲悲恸不已,也因为他们的大义与勇敢肃然起敬。深深感觉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平日里令人抓狂的烦恼在此时此刻倒有些无病呻吟的感觉了。确实相对于前人面临的暗流汹涌,我们以为过不去的坎都不算什么了。

红色基地的探访之旅,无形中教会了我许多。我真正意识到前人面临的困境有多艰险,明白前人的努力与付出有多重要,也深刻了解到“所谓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由衷地感谢那些勇往直前的勇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如今我们所生活的和平社会,我也由衷地崇敬着这些不惧生死的革命战士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苍生,舍己为人,与此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如今的我们必须牢记这段历史,牢记这些为我们付出牺牲的伟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如今的我们不受战火的纷扰,没有内忧外患动荡的时局,更应该专注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沉迷于玩乐,辜负前人的付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的祖国发展仍然需要我们的不懈奋斗与不悔付出。探访红色基地,我认为最重大的意义不是简单地观看文物,了解历史事迹,而是牢记历史,缅怀伟人,勉励自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