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时候,很多大学同学回家几天后就会发一条朋友圈,表示自己被爸妈的各种嫌弃和爸妈每天的念叨,说自己每天都睡这么晚,老是都玩手机、看电视等。我想,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于当下很多家庭的。
年轻一代的我们与父母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代沟,因为读大学,我们大多都去到了家乡以外的其他城市,与父母的联系只存在微信和电话里,时间久了,父母对我们肯定是想念的。所以,我们每一次回家的时候,父母都是很高兴的,他们会用丰盛的饭菜和亲切的问候来表达他们的想念。
我总觉得家里太舒适,总会消磨掉我想努力的欲望,所以回家一久总是会变颓废。自从读了大学以后,我基本也是很少回家了,即使有回去我也是待几天就走,因为让人颓废的地方不能呆太久,也可能这是我个人自制力的原因吧。
这一次中秋,只有三天的假期,我回家了。短短的假期,却是无比幸福和快乐的。现在的我坐在回校的车上,看着远处霓虹一闪一闪,想着昨晚的孔明灯飘去了何方,那上面的愿望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幸福定格在昨晚,那个月圆的夜晚。这是回家的幸福,于家人于自己都难忘。所以家是给我们幸福感的地方,你可以偶尔去索取,却不能一直去索取,否则幸福也就变了味。
想念有时是痛苦的,但有时也是美好的。父母想念你,你偶尔回去,他们会很高兴,但如果你像暑假这样大把时间不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而是待在家里天天玩着手机,过度索取幸福而不思进取,作为父母肯定是不高兴的,难免也会念叨。这种时候,本来存在代沟的两代人,很容易就因为一些小事而引发矛盾。
很多人说,我们要多多陪陪父母,他们越来越老,需要的不是荣华富贵,更多的是陪伴。所以因为这一点,很多同学就想着好不容易放个假就回家陪陪父母吧,尽一份孝心。以前甚至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女生放弃去美国某所有名的大学留学的机会,果断留在家里陪伴父母,她说要这样一直陪伴下去。那时我就在想,这样做真的好吗?她放弃所有一切,待在家里孝敬父母,这样的生活能过多久?在她满身才华最该努力的时候,她选择放弃一切只为了陪伴父母,所有人都在为她的孝心鼓掌的时候,我却为她担忧,我也不确定她这样的选择到底是不是真的对,以后会不会后悔?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要谈儿女情长,也要懂得努力奋斗。放弃其中一个去坚守另一个,我觉得总归是不好的。如果我是父母,这样的孝顺我也是不会接受的。
不知道我的这番见解是否正确,但我能确定的是,读大学的你,要回家,但不要呆太久。
大学的你,要回家,但不要待太久